<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就在后者越发越来越惊恐的目光中,最后却只是往下去将被子往他身上盖了盖。
看着床上躺着的人脸色沧桑,瘦的骨骼凸显,不再有以往的意气风发,她心中除却痛快之外,只剩下难以忽视的悲戚。
周岚清原以为权利的巅峰是永垂不朽,万人之上更是辉煌绚烂,但面前人却时刻处于无休止的阴谋暗算之中,到头来还有寻求成仙,妄图续命。
看来不论是皇帝,又或是天下所有人,平生所谋百事,所立贤名,都逃不过生死一事,身外之物也终究无法带入坟墓。
床上的人自然看得清少女目光中的怜悯,但太上皇风光了一辈子,何曾受过这等眼神,他奋力抬起手,想要往面前人处扇去。
周岚清眸光一暗,伸手抓住瘦的有些干枯的手,面上再无任何温情:“父皇病了,也莫要再动气了。”
接着,她缓缓从站起身来,侧头看了一眼床上被气的蔫蔫的人:“您好好休息,改日儿臣再来看您。”
说罢,便自顾自地离开,也不管屋顶日光直射床榻之中。
从内殿走出没几步路,就在外头看见了正在徘徊的海顺公公,而后者看清来人,先是怔愣一瞬,随即有肉眼可见地紧张起来,只见他慢腾腾地迎上来。
“殿下...”
周岚清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扯了一点笑意:“父皇身体愈发不好了,海顺公公要多心照料才是。”
听此言,海顺公公这才松了一口气,反应过来后连忙向面前人奉承了几句,随后就急匆匆地往里进了。
周岚清本意并不多留,只是好似心有所感,竟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太虚殿的那处亭子旁,而也就是在此处,果真又见到了那老道。
老道与上回相比,更苍老了些许,一绺胡子都能扎成小辫了。他看着来人,点了点头,好像如上回一般,早知道她会来。
周岚清也没多客气,径直登上亭子于其对面坐下:“好久未见了,道长。”
老道依旧笑呵呵地模样:“与殿下来说,确是也有一段时日了。”
看着他还是这幅不着调地模样,周岚清也一笑了之,她扫了一眼石桌,干干净净。
“道长就在此闲坐?不觉得无聊?”
“非也,”老道摸了一把胡子:“心中有所思,怀中有所悟,颇为丰盈也。”
周岚清又看了眼他:“如今已然尘埃落定,我那父皇也成了病秧子,道长难道还要在此困顿?”
闻言老道睁开眼睛,细细端详了一番面前的少女,忽而有些肃然:“殿下,以我来看,事还未成,非但未成,还差得远呢。”
周岚清自然不信其所言,在她心中始终对眼前这老道存疑。
可老道见她不以为意,又出言点拨:“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望殿下多多上心呐~”
“上心?”周岚清稍稍来了点兴致,又看时日尚早,便起了点同他多说几句的心思,于是问道:“以道长来看,该往何处上心?”
老道摸了摸胡子,沉默半晌,最终说出了一句话。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弗争。”
“殿下,这不争就是争呐~”
可此言对周岚清来说却有些刺耳,她忽然想起与其不多的几次交集之中,对方的言语都隐隐有劝诫自己远离庙堂之意。
于是她缓缓开口道:“恰是十年运道龙困井,一朝得势入青云。如今的我,难道还入不了青云么?”
从对面人的脸上移开目光,顿了一瞬,忽然问道:“请问这是道长所想,还是背后那人所想?”
老道的眼中闪烁着复杂:“是贫道一己私心罢了。”
周岚清早料到他的答案,也没过多纠缠,但也没心情多说下去,最终便用一句终结这匆匆一面:“既如此,劳烦道长同那背后之人多说一句,如今事态正好,往后之事,最好不要再过多插手了。”
衣裙飘远,亭中唯于老道一人独坐,寂寞无人语,却已乱道心。
第92章旧事揭晓
回宫至半途,周岚清眼前逐渐清明,忽然叫停了前行的步辇,对着前来询问的桃春吩咐道:
“桃春,去问问六殿下在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