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念到这里,周围就哗然,叽叽喳喳开始讨论起来。
“什么意思?不要钱就能进去读书?”
“是不是我们田户的孩子也能去?”
“真的假的?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别是骗人的吧,穷苦人家哪里做得了文化。”
“应该是真的吧,上面还有红印章,呃……好像是国君亲笔。”
“嚯——”
国君亲笔,那就不一样了。
告示前面挤满了人,若不是有两队士兵在拦着,都有人要贴上去看了。
小妇人挤不到跟前,但听到了议论。
她双手颤抖着,拼了命的想往前挤,想听得更清楚些,她怕自己听差了,白高兴一场。
很快,领头的士兵就扯开嗓门宣读了一遍告示上的内容。
确实是雍阳书院开蒙馆为寒门的孩子开蒙,不限性别,但只限六岁到十岁。
免束脩的前提是这个孩子的父母或将其养大的人是个守法规矩、无任何不良嗜好的,且招收名额有限,所以不是谁想来就能来,更没有便宜可以占。
这条规定是经过多方商议才决定的,跟赢嫽最开始的初衷略有不同,但她知道这已经是目前为止最可行的方案了。
并且都只能在雍阳先试验,想要推广至全国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有些失望,却也不是不能理解。
“这事要找谁啊?怎么报上名啊?”已经有人在问了。
小妇人伸长了脖子想听得清楚些,孩子在她怀里懵懵懂懂吃着包子。
领头的士兵高声道:“明日辰时到雍阳书院,自有人领你们进去。”
“果真不限门第么?”
“自然。”
“女童亦可?”
“可。”
“不要钱?”
“告示已写明,未听清者我可再宣读一遍。”
光是这一上午,士兵就重复宣读了不下十遍,口都说干了,又换了另一个士兵来读。
小妇人已经抱着孩子急急忙忙回了家,将自己听到的消息告知了今日没有进城的左邻右舍。
这些人跟她一样,原先都是*奴隶,若是真的能将孩子送去蒙馆,就是让她们当牛做马也甘愿。
仍有不少人围着看告示,都无暇顾及国君府的马车从外城的主干道经过。
天边骤然聚起了黑云,一下就扩散开来,倾盆大雨说下就下。
马车外面噼里啪啦全是黄豆大的雨滴,赢嫽将小窗合上,她要到城外的试验场接李华殊,没想到半路就下了雨,还下这么大。
到了试验场,守门的小兵说君夫人和其他人都在内室比赛掰手腕。
“掰手腕?”赢嫽有点傻眼。
小兵咧嘴笑,能跟国君说上话,自己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是!突然下大雨,君夫人说干坐着也无趣,就让臂力好的比掰手腕,赢了有彩头。”
“什么彩头?”
“一头整猪!”
对每日训练量极大的士兵来说,什么都不如扎实的肉来得实在,猪肉肥膘多,油水足,在军营里极受欢迎。
就算现在士兵每个月都有粮饷,在军营吃的也不差,隔三差五还能吃上一顿大肉,可一头整猪也不是说买就能买得起,要是掰手腕就能赢这个彩头,干嘛不去比比,赢了是好事,输了也没啥。
内室的喊呼声震天响,房顶都快让这帮人给掀开了。
中间的一张矮桌,有两人正在角逐,女的体型纤细些,手臂肌肉也无对面的汉子那么夸张,但她还能稳稳压住汉子的右手,并且一点点下扣,直到汉子不敌,手臂被压倒在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