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应该发给了谢家吧,谢霁会来吗?
而另一边没在自己院子里的裴真,却在花园里拦住了桓烁的去路:“二表哥,为何一直躲着我?”
桓烁努力侧过身,用左边身体对着她:“真表妹,我没有躲你。我如今不爱热闹,”
裴真执拗地问:“当年为何不再继续给我写信?我一直在等。”
桓烁心下一紧,脊背崩得直直的,没回答这个问题,绕过她回了自己的院子。
只留裴真深深凝望着他的背影。他比几年前高大不少,但整个人清瘦了许多,没有之前那种充满生气的自信模样。
------------------------------------------------------
如今也是四月初,初夏时节,天气正好。
这个时候并不热,温度适宜,还有徐徐的微风,在院子里逛逛是极舒服自在的。
向闻上午到的,梁易叫人在外面的亭子里备好招待他的茶水点心。
桓灵本以为向闻会是和梁易以及皇帝差不多的样子,性子粗糙又耿直,瞧着也和那些士族公子不一样。
可面前的明明是个风度翩翩的读书人,瞧着年岁也不大,他和梁易同年,只不过月份上大了些,都才二十二岁。
桓灵称他成国公,向闻道:“弟妹不必多礼,我和与之是自家兄弟。”
向闻这人和梁易一点也不一样,他行走间尽是儒雅姿态,待人温和有礼,却又不会叫人觉得热情得有些难以招架。
向闻总是在说梁易的好话,说他在军营中多么勇猛无比,多么战无不胜,多么受到将士们的敬重。
梁易听得脸热,有些后悔应了向闻要过府玩的要求。他的好兄弟当着阿灵的面这样说,好像他特意叫了个人来吹捧他似的。
本来向闻要找他,他怕桓灵不喜欢,是打算同向闻出去聚聚的。但向闻非要到府里来,说是自从他被赐了这府邸,还没来好好逛过。
桓灵倒也没觉得梁易有如此心机,就觉得向闻这嘴皮子分梁易一半,也够用了。他不论说什么都叫人觉得十分真诚,哪怕是吹捧,都叫人觉得是真心实意的夸赞。
桓灵本想着露个面就离开,竟然也一直听他说下去了。
直到几人一起用膳时,向闻才透露了他的来意。
他笑得温和:“听闻桓府过几日要办赏花宴,不知能不能从弟妹这里讨一张帖子。听闻桓府百花盛开,娇艳动人,我心向往之。只是与桓家众人不甚熟悉,这赏花宴也没收到帖子,只好走弟妹的门路了。”
桓灵微怔,很快笑着道:“这事家里倒也和我说过,本是打算着给成国公发帖子,只是又觉得从前两家没有交往,怕如此突然有些冒犯。如今成国公既然说了这事,那自然要给您送去。”
向闻大喜:“多谢弟妹。”
作者有话说:
----------------------
自我感觉这文依然是个温暖的故事。阿灵有点娇气,但她非常护短。作者亲妈滤镜,觉得她非常可爱,很爱她。阿灵娇气,梁易嘴笨,这俩人就不可避免的磕磕绊绊,但心意相通后包甜的。
如果想看女主不矫情,男主有嘴的甜文。在这里厚着脸皮推荐我唯一一本完结文《清冷长公主遇上恋爱脑》,男主是个有啥说啥的恋爱脑年下小狗,俩人全程没闹过别扭。第一本写得不好,但是我自己觉得男女主还是好磕的[狗头]欢迎去玩。
第16章
向闻又不紧不慢地问了些桓府的事,说是怕赏花宴初次相见,因不熟悉而闹了笑话。桓灵心底越来越不安,只笑着答了些建康城中士族皆知的桓府之事。
虽然向闻和梁易熟识,但她现在弄不明白他的来意,不能放下戒心。
待到向闻离开时,已经是日头西斜的黄昏。
梁易将向闻送到正门外,直到向闻的马车走远了才回去。他从前也没听过向闻对桓家的女郎有心,怎么如今说都不和他说一声就上门来找桓灵讨帖子。
他心里惴惴不安,怕桓灵因此不快,回去的步子就慢了些。
但再慢,他还是踏着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尽头回到了正院里。娇俏的女郎正坐在那由他亲手打造的秋千上,好像漫无目的地轻轻晃着。
桓灵瞪了他一眼,他自觉理亏,也不敢说什么,只默默走到她背后推秋千。
桓灵却不给他亲近的机会,立刻便从秋千上跳下,坐在了院中的石凳上:“哎呀,你别推了。坐下,我问你话。”
梁易也在她身边的石凳上坐下,给她倒了杯热水,推到她手边。
桓灵正好也渴了,接过那水,喝了一口,感受到一阵暖流自上而下注入她的腹中,才道:“成国公要讨帖子这事,”
她还没说完,梁易生怕她误会,急忙解释:“我真不知道。”
桓灵看着他的眼睛,眼神怀疑:“我生平最恨欺骗,你最好别骗我。不然我可不会轻易原谅你。”
梁易心头一跳,好半晌没说话。
好在他本来就是寡言之人,桓灵也没发觉什么不对,又问:“那这次他过府,是你邀请他,还是他自己要来?”
梁易回过神,声音低哑,语气落寞:“我没请他。”
桓灵见他这委屈样子,觉得
可能真的误会了他,推了推他的胳膊:“我也没说你一定骗了我。你做这幅样子给谁看?好像我欺负你似的。”
梁易:“你没欺负我。”他平日里龙行虎步,身姿壮硕魁梧,这会儿却耷拉着脑袋,肩头也垮下来,像只受了委屈的大犬。
“这就对了,我又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桓灵明白或许他心里还是不快,但不在她面前表露,满意点头,“既然是他要来,那就是特意图谋。他是只想和桓家结姻亲,还是打我哪个妹妹的主意?”
新帝的旧部一干人等中,向闻心思最缜密,又善辨识人心。无论是江临,还是梁易,心思都能叫他看透。但向闻的心思,他们却从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