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嘴!”
玉青勉强支撑起自己的身体,用尽全力愤怒地将蛇尾甩向和尚。他吼道:“法海,你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爱!”
宜年心中一凛,轻松伸手抓住了青蛇的尾巴。
爱。
这是他期末论文的主题,怕也是他回到原来世界的关键。
修佛者自然要顿悟爱。
爱世人、爱苍生、爱万物,法海不求回报、无意索取,不在意世人、苍生、万物会不会反过来爱他。
可是,他有了心魇,人人都说他不懂爱。
只有入俗世轮回,悟透爱恨,明彻因由,法海才能成真佛,宜年才能够离开。
“放开我!”玉青愤恨不已,却无法挣脱和尚的钳制。
宜年一手握住蛇尾,一手在上面轻抚。爱,对小青姑娘的爱也包括在其中吗?
青蛇妖被他打得显了原形,下半身是青绿色的蛇尾,上半身的人形半布蛇鳞。连原本清丽俊俏的脸也邪魅诡异,长发因打斗而散落下来,遮住了他的胸背,一眼看过去难辨雌雄。
宜年第一次认真去瞧妖精的模样,又紧张又好奇。
一条漂亮可怜的小青蛇。
他拖住迤逦的蛇尾,低声道:“小青,若你也尝过了怨侣之苦,才知道什么是真正为你姐姐和许仙好吧?”
仅他去体悟应不足够,渡己渡人,他希望小青也能懂。
他用劲巧妙,将青蛇拖到了自己跟前。他俯下身,将小青鬓角的发丝往耳后别,细细端详起青蛇的五官。
玉青愣住,不知道这和尚要做什么。
要不是水漫金山时姐姐掩护他逃走,怕是这和尚也会捉了他来压在雷峰塔下。他第一次离和尚这么近,脑中闪过了某种奇异古怪的念头。
他屏住呼吸,与和尚对视。
和尚轮廓锋利,鼻梁高挺,薄唇薄削,清雅冷峻如世外之人;眉毛浓黑如墨,双眼深邃,眼瞳如古井般宁静无波,不为凡俗所动。由于打斗,海青的布料浸湿,贴在他线条饱满的胸膛。
玉青声音沙哑,问:“怨侣?我与谁能是怨侣?”
他将蛇尾缠在了和尚的腰上,若是使大力去绞,不知能否将这仇人绞做两段。
和尚不仅没有躲避,反而伸手轻握住蛇尾的尖端,朝他笑。
还未等玉青细想,悬空的“彼岸法/轮”开始随着法海的诵经声转动起来。泉水再次汹涌,形成巨大的漩涡。
宜年很快陷入其中,连带挂在他腰上的青蛇一起。
漩涡中,他将手指尖点在青蛇的眉心,说:
“和尚和妖怪,应可为一对怨侣。”
作者有话说:
----------------------
[1]海青:是和尚礼佛或日常时穿的衣服,常见的是橙色偏黄的那种,也可以偏绿。属于宽袍大袖的汉服,身腰、下摆、袖口都很宽阔,穿着自在。
关于男主法海(宜年)和攻1女装大佬小青形象需要解释一下,首先是小青。
青蛇的形象最先出现于明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其名青青,是杭州西湖第三桥下潭内一个千年成精的青鱼。白蛇下山游湖,青鱼变成白蛇的仆从(婢女),陪伴白蛇,最后与白蛇一起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这时候小青其实是一条雄性的大青鱼,既不是蛇,更不是美女(应该是美男),是因为了跟从白蛇修炼而化身为女子。到了清代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青儿又成了海岛上一个修练千年而成仙的青蛇。后来到西湖,统率万余水族,称霸一方。白蛇下山后,降伏了青蛇,使之成为自己的婢女,名唤青儿。她与白素贞名义上虽有主仆之别,实则情同姐妹,安乐与共,患难相扶,真有披肝沥胆之情。她帮助白素贞与许仙结合。对许仙的动摇与软弱,她敢于批评、指责;对法海和尚的挑拨、陷害,她敢于挺身而出,与之做不调和的反抗与斗争;对白素贞那份胜似亲情的友情,义无反顾,成为白素贞同儒、道、释斗争的有力助手。最后,当白素贞被法海镇于雷峰塔下,她仍不忘却前情,忍恨舍泪,拜南极仙翁为师。苦苦修炼百年,报仇雪恨,一举摧毁雷峰塔,救出白素贞,使之与之家人团聚。清中叶以后,一些剧本又将青儿改变为与白蛇一起在四川峨眉山修炼成仙的青蛇。田汉的京剧剧本和其他许多地方戏剧体《白蛇传》都遵循这一路子。现代又有《青蛇传》专写青儿救白素贞之事。(——引用自百度百科“小青”)
因此,小青的最初来历应该是一条雄性青鱼,后世出现演变才有了我们现在固有的美女蛇妖印象。在本部衍生作品中,也做了与之前都不相同的调整。小青的设定为雄性青蛇,来自东海的某座海岛,只是为了帮助白蛇才以女身示人。关于他的身世会在文中逐渐揭开,敬请期待。
而法海最初的人物形象是唐代高僧,本文与现实历史的人物和文化传统完完全全无关。由于是东方古代背景,肯定会有部分相似之处,但也仅仅是神话传说中人物的衍生,请一定与现实的佛教和人物切割。本文完全架空,现代部分也是架空。古代的朝代完全虚构(由于轮回的设定,朝代时间线不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与现实完完全全无关,仅仅衍生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轮回的设定类似全息游戏通关。此外,也有很多原创的内容,如有引用我尽量都标注出来。如果遇到我忘记标注的情况,很感谢能提醒我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