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
既然刘贤答应了慧然要救人,就算全世界都不记得方家庄,那他也是要去的。因为地震山火局限,莫干乡的灾民不算多,但也有受损的农户,还有零星的火源,府衙便派了两百官兵去砍树。
刘贤属于吏役,由巡检司管。巡检司组织了将两百人的队伍去救山火,刘贤便主动请缨加入其中。
慧然非得要跟着一起去,被他劝了好久才答应留在杭州等消息。
救灾队刚刚出发走到半路,远远便看到远处的紫山黑乎乎一片,几乎被烧了干净,空气里都是糊焦的味道。
看着严重,但好在时不时下雪,火势没有蔓延。
到了山脚下,他们正要进山里。一个铺兵快马加鞭截住他们,让他们不要往里进,就在这里开始砍。
“这里?前面就有火星子,我们才两百人,要砍到什么时候?”领头的巡尉质疑铺兵传达的命令。
铺兵这才将知府的手谕给他看,又说:“按令行事,大哥你不必担心,钤辖大人正在路上,约莫两个时辰内便能到。”
刘贤心里一惊,连钤辖都惊动了,估计是要把厢军调来一起救灾。
甚至铺兵又给了一张舆图,道:“知府大人说,绝不可进山中。”
“那山中的百姓怎么办?”刘贤心里着急,他知道大家不记得方家庄,便转而说起别的,“山中尚有零散的猎户和农家,不下百人。”
“听令便可,这么多话做什么!”巡尉瞪着他吼了一声,“你姓甚名甚?”
刘贤插了一句嘴,后续便不敢多话,隐于队伍中。他想着,就算宜年小师父福大命大,他也还是得往里去看看才行。
由于惹了嫌,刘贤被分派到更远的队伍,在深山里砍树,不让火势蔓延。很快厢军来了更多人手,他们连夜围着紫山砍了一大片。
但紫山西北边是更高的栾锋,不是那么容易砍的。刘贤不得不跟着众人一边登高一边砍树,手臂都发麻了。
不过在栾锋倒是将紫山地貌一览无余。
“有没有觉得,这紫山……像是一口井?”刘贤站在崖边往下看,颇为感叹。兴许是地震导致山脉断裂,紫山边缘凸起,中心凹陷,山火集中在中央,黑乎乎一片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令其看起来如一口巨大的深井,或者是野兽的巨口。
刘贤看了一眼,只觉得头晕目眩,有一种后怕之感。紫山龙井,虽不被旁人记得,但他没忘记,那么有名的贡茶,难道成名便是因为这如井的景观?亦或者是因为别的?
“你别说,还真是。”有人答他。
刘贤回头,刚刚还同他说话的人却不见了。烟气弥漫,他什么都看不清。难道是火势蔓延过来了
刘贤想要跑,又想到其他人不见了不是正好,他可以偷偷进紫山里面,沿着慧然说的路去找宜年小师父。
他将怀里藏着的佛珠拿在手,念了两句经,便往烟雾深处跑。
*
“宣哥儿,祺哥儿,这是岳珺,岳大人的孙儿。”
河东裴氏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家中几辈在朝为官。裴严的姐姐亦是嫁给了门当户对同为书香的岳家,在京城中甚为显赫。不过天恩难测,在朝中风云下,岳家老爷受贬,被派到了济源做御史。
济源人才济济,其中延庆书院相当出名,不少通过科考选拔走上仕途的才子。岳老爷相当看重裴严,认为其定能科考上榜,一展宏图。
两人走得近,便相约让家里的孩子也一同相伴学习,学习的场所便在延庆书院下为幼童学子读书萌芽而设的小学堂。
“见过哥哥。”裴宣跟着裴祺低着头唤了一声哥哥,不敢抬头去看。
他小裴祺两岁,裴祺又小岳珺两岁,五岁和九岁的孩子相比,差了可不止一个个头。
“祺弟弟,宣弟弟。”岳珺也向两个弟弟回礼。
裴宣听他音色清朗温润,不似家里欺负他的那些娃子般嬉闹,便好奇地抬头去看。九岁的岳珺高了他两个头,身姿挺拔,笑起来有两个梨涡,倒真有小才子的味道。
因年龄差距,裴宣与他们不在一起学习,但也听说了听说岳大人孙儿的种种事迹,岳珺自幼聪慧、博览群书,诗文、书法、琴棋无一不通,着实令裴宣心生仰慕。
日日在学堂读书,几个孩子混得熟了些。
裴宣便大胆问道:“岳珺哥哥,总是称你名字,显得无礼,你可有小名?若是叫起,我们便更亲近了。”
“小名?家规森严,自没有小名,只有家里姨娘们私下里会偷偷叫一声。”岳珺笑着揉了揉裴宣的头发。
“叫什么?”裴宣不知怎的,脸上有些热,好奇地问。
“红线。”岳珺笑起来没有普通孩子的稚气,是温润君子的感觉,“她们会叫我红线小子。但若是你叫我红线哥哥,却显得怪异了。既然你觉得称名字显疏远,便直接叫哥哥可好?”
“哥哥。”裴宣仔仔细细看了岳珺周身,没见到他身上有红线,也不知姨娘们为什么要这样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