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怎么可能?”宜年没敢相信。
他当然记得使用灵犀玦后在所谓的全息修行中发生的所有事情,一切都那么新鲜那么历历在目。
“你没有记忆,因为入了轮回,喝了孟婆汤,过了奈何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梵天的声音渐渐变轻,头低下,唇形也变得不那么明显。
但宜年还是读懂了他的话。
梵天继续说:“就连你后来成旃檀功德佛,你不也只有最后一世作为玄奘的记忆。再后来,你又入轮回,又什么都不记得了。”
孟婆汤的效力就是有这么强,不论三界人妖仙神,都没有办法找回消失的记忆。即使宜年重新体验,谁又能知道与原本的是不是一样?
宜年愣住,以为是自己读错。顿了几秒才反应过来,梵天竟然把自己认作是玄奘的转世?可是,他在灵犀玦中经历的明明是……
他突然明悟。
“……你,是悟空?”他声音都颤抖了。
梵天听到这个久违的称呼,感动不已,指尖不受控制,突然一把将宜年的双手紧紧攥在掌心,力道大得几乎要捏碎骨头。
他激动得说不错话来,表情复杂,喉结上下滚动数次,才终于挤出完整的话语:“师父,你,你终于记起我了?”
师父?
宜年想起在他回到现世前作为裴宣在兰若寺的经历,那时候孙悟空便误把他当做是师父,认为他是玄奘的转世。难道那时候发生的事情也是真的?这个误会延续了千百年都没有解开?
宜年笑不出来,他冷着脸,任由梵天握住自己的手。
“就当玉蝉子和法海都是我的前世吧。”他心绪复杂,仍没有完全相信,“但并不是真正的前世不是吗?用我现在的灵魂再经历一次,即使事情相同,却有很多细节与真实的情况不一样了吧?”
梵天承认:“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般若心经》曰‘照见五蕴皆空’。”
宜年知道梵天引经据典的意思,这两段话都是佛学基础的必考知识点。他自然是背过注释解析,在业力因果学中,前世并非固定不变的灵魂转移,而是识在因缘作用下的相续流转。如同烛火相传,看似连续实则刹那生灭。
梵天见宜年沉默,怕他还不明白,又补充说:“许多人都认为自我是恒常不变的,过去心不可得,轮回转世本质是为破除常见,最终导向无我的觉悟。过去对你的影响已然根深蒂固,要将其改变,自然是要让你再重新经历,重塑记忆。”
前世已逝,来世未至,今生才是修行的道场。
这倒是现下佛修学院最常见的箴言,宜年怎么会不明白。他默不作声,心里仿佛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其实他早已经知道一些关窍,却一直逃避不去面对,没有深入去想。当时系统说的那些,他在其中经历的故事,回到现实后出现在他身边的三个人。这些都与他的命运有着莫名的牵引,让他有一种深陷旋涡的感觉。
他不理解。
虽然经历过,但他还是没有办法把自己当做法海、玉蝉子或者是裴宣。即使他现在穿着孟岫的衣服,他也还是确认自己是宜年。
只是他失去了五岁前的记忆,在沽宁寺长大……
“所以,为什么老方丈的手机会在你身上?”他问梵天。
梵天嘴唇动了动,知道瞒不住了,回答说:“其实沽宁寺的方丈,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圆寂了。我将他的尸体保存,借此扮作是他的样子,将你从福利院带到寺里抚养……”
他话还没有说完,就见面前的宜年落泪。
第一滴泪划过面颊时,时间仿佛静止。泪珠顺着下颌线滚落,滴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紧接着是第二滴、第三滴……宜年没有抽泣,只是安静地让眼泪往下掉,长睫被浸得湿透。
梵天不由得呆住,然后出口:“师父……”
宜年甩开了他的手,自己抹脸上的泪,声音很冷,说:“别叫我师父,我不是你师父。”
梵天以为他在生自己的气,解释说:“是我对不起你,我不该一直隐瞒自己的身份。但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的真身还在大雷音寺,我在人间不能用实体,只能寄居于将死之人的尸身。你没有前世的记忆,你什么都不知道,我不敢……”
宜年听着梵天说的话,已经明白之前梦里孟苍对他说的“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是真实含义了。
从他想清楚梵天的来历,了解了一切前因后果,明白梵天的心思之后,他渐渐能开始听到梵天说话的声音,就像他一直能听到孟苍的声音一样。
这是一种链接,一种认知。
但这却只限于特定的人,他还没有破解“听不见”这个业障。
因为他现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来时的路,竟然都是假的,他自以为要做的事情,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梵天突然顿了顿,对宜年问道:“我是不是说得太多了?你,你……别哭了……”
其实宜年也不想哭,但眼泪就是这样不受控制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