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哎呀,这可怎么办?要不咱们去找村长开个假条,申请去镇上供销社买点粮食吧!”
这次开口的是几个知青里头家境最好的王秋曼,她父母是双职工,家里三个女孩一个弟弟,她父母虽然重男轻女,却也对这个来下乡的女儿还不错,给她留了三十块钱,够买很多吃的了。
要知道现在一斤猪肉不过六毛五,三十块钱可是一笔巨款,所以王秋曼有底气说这个话。
其他几人面色阴沉,却也只能无奈点头,还要接着过日子,总不能喝风吧!
也算他们运气好,这天下午就下起了雨,下雨了自然不能再下地,他们挑水灌溉也算能休息一天,就由知青里头年纪最大的李裕去找洛大山批了个条子,准备去镇上买点粮食和日用品。
像他们这样的知青,没有审批的条子,哪里都去不了,要是跑了,还会被抓回来流放到北大荒去,这叫做破坏革命事业。
李裕二十二岁,家里还有两个十五的弟弟,没办法这个下乡的名额就落在他头上,他平日不太爱说话,只踏实做事,洛大山对他印象不错。
李裕站在堂屋里头等洛大山批条子,他刚刚去了村委会,结果洛大山不在那,李书记和他说洛大山回家了,于是李裕就来了洛家。
洛家房屋很宽敞,要是以前,他也不会对几间青砖房感叹什么,但是在知青宿舍生活了几天后,他才知道在乡下有一间这样的房子多么幸福。
门口进来的地方铺了些碎石子和青石板,雨水顺着石板间隙流到沟里去,院子被竹篱笆遮掩着,两边的菜地里也都郁郁葱葱,蔬菜长得很漂亮。
他想,他们也可以在知青点门口种点菜,也是不错的口粮来源。
洛大山拿着纸条出来的时候,李裕双手接过,然后走进了雨幕,伞不大,高个子年轻人佝偻在雨伞下头,很快出了院子。
李裕走在路上想,刚刚好像看见洛村长屋后还盖了个小房子,不知道是不是用来储物的地方。
李裕刚走,洛姝就从洛老太太的房间出来了,今天洛大山在家也是因为洛老太太的房间有个地方瓦碎了,有点漏雨,趁着刚刚雨小了,洛大山和两个儿子一起把那片给补上了,用的油布,防水性很好。
雨天实在是不适合盖瓦,等天晴了再把瓦换了。
洛姝把洛老太太安置好,老太太精神头不好,躺床上刚好补个午觉,洛姝也打算回去睡个午觉,这种下雨天,凉快,最适合睡觉了。
她刚进屋,那边院门口就来了不速之客,洛大山的弟媳来了,也就是洛红梅的妈。
她妈是隔壁村的,叫做夏荷花,嘴巴有些碎,王美凤不爱和她打交道,但是两个是妯娌,又避免不了,不过夏荷花有段时间没有上门了,怎么今天有空来了?
“哎哟,嫂子,在家吧。”
夏荷花嗓门老大,一进来就冲堂屋里头嚷嚷,王美凤没办法,只能起身给她倒水,夏荷花也不客气,一口喝干了水,道:“哎呀,嫂子,是这样的,我家红梅啊最近在供销社立功了,成了先进员工,哎呀,我家姑娘就是要强,不像咱们洛姝,天生就是小姐的命。”
此话一出,王美凤面色也不好看起来,你说你夸自己的女儿,还要踩我家的小闺女一脚,这叫什么话?
王美凤声音平淡道:“我家洛姝身子骨弱,你们是知道的,我好不容易养活了,就算她这辈子都赖上我这个妈了,我也愿意,再说了现在是新社会,不流行什么小姐不小姐了,我看弟妹你思想不够先进啊,还搞封建糟粕那一套。”
王美凤这话一出,夏荷花也不敢拿乔了,要是被扣上个封建糟粕的帽子,她搞不好要被大字报批评的,还会连累自己的闺女,她又明里暗里卖弄了几句自家闺女的优秀事迹,就腰肢一扭,急匆匆回去了。
王美凤才不管她,见她识趣走了,自己也睡不着了,就去看看自己放在厨房后头挂着的皮子。
这些皮子都是洛姝弄来的野物身上扒下的,现在不能明目张胆的拿去卖,他们就自己穿,去年她用兔皮给家里人做了个坎肩,暖和的很,一些珍惜的皮子则是留下了,例如什么鹿啊之类的,都留着压箱底。
她女儿好着呢,是世界上最好最贴心的闺女,也是最漂亮的小闺女。
这边知青点的人拿到了条子,都准备今天下午就去,现在雨势小了,刚好出门,今天不出门,明天要是天晴了出门耽误挣工分,没工分日后分的粮食更少,还不如现在就去买了。
泥巴路下了雨更加泥泞不好走,众人扶持着深一脚浅一脚的迈着步,形容有些狼狈,此刻,前边传来一阵突突突的声音,是洛爱华驾驶着拖拉机从镇上回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