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威到底不用披发入山当野人。
因为邓芝午后就派人来说自己仆从不多,郡府还有足够空房子。
若麋威不介意,何妨共住。
麋威当然不介意,当夜就搬回去了。
要不是邓芝有妻小,担心太唐突,他甚至想跟大腿们抵足而眠。
当然,夜晚不能抵足。
并不妨碍麋威白天往人家邓芝和杨仪的屋里串门。
得益于此,麋威打听到杨仪为何突然转来江夏。
原来,去年冬天最冷的时候,尚书令法正不幸染病,开春后已无法理事。
蜀中诸公商议,认为尚书刘巴胜任尚书令一职,刘备同样认可。
除了同为尚书的杨仪。
杨仪素来自负,将尚书令视为囊中之物,岂能服气?
里里外外没少顶撞刘巴。
刘备在江陵听闻此事后,立即下令剥去杨仪尚书一职,赶出尚书台。
不过诸葛亮认为杨仪有才干,不用太可惜。
建议先挂一个闲职,以观后效。
诸葛亮的意见,刘备当然重视。
恰好此时他正考虑让邓芝出守位置紧要的江夏郡。
便干脆将杨仪左迁为江夏郡丞,作为邓芝的副贰。
乃是借邓芝的素俭君子之气压一压杨仪的小人气焰。
须知这个时代的郡丞跟早年的郡尉一样,其职能早就被郡太守侵吞,可有可无。
所以杨仪空有郡丞的名位,其实就是个光棍司令。
难怪一下船就阴阳怪气。
好在麋威丝毫不介意。
他只会认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天天杨公前杨公后,请教这请教那。
搞到杨仪都没好意思阴阳起来。
倒是给邓芝省了不少麻烦。
……
这日,麋威巡防归来,正要去找邓杨二公串门。
忽有一队人马自下游而来。
麋威不敢怠慢,立即出迎。
但见为首者竟是两月未见的费祎,不由好奇:
“月初听闻南中似有不稳,大王日前已启程归蜀,文伟怎么不随车驾离开?”
“都尉忘了先前你曾向大王举荐我入尚书台为郎了吗?”
费祎含笑上前见礼。
“大王说入台阁者,须精熟地方庶务,让我先试守一岁当阳长。”
“等将来有了治绩,再行提拔。”
我居然成了费祎的举主!
这未来大腿算是彻底抱上了吧?
麋威顿时心情开朗。
不过一听到“当阳”这个地名,又不免有些应激。
十二年前,刘备正是在当阳长坂遭遇曹操轻骑奔袭,前功尽弃!
而曹操当年之所以敢于抛下辎重,轻骑南下奔袭。
是因为当阳县位于南郡北部,直面襄樊,历来是重要的陆上交通节点。
如果说竟陵是汉水河道上的桥头堡。
那当阳则是荆襄步道上的前哨站。
不管是关羽北伐,还是曹魏南征,这两地都首当其冲。
费祎留在这种要害之地,万一有失,岂不弄巧反绌?
便直言担忧。
费祎闻言笑道:
“都尉勿忧,关将军已命关荡寇(关平新将军号)提正卒五千屯于当阳,以备秋后北敌来犯。”
“我此番不过是督运辅兵、民夫北上,协助关荡寇屯兵而已。”
麋威这才放心下来。
又听费祎道:
“这批民夫共四千口,关将军的意思是,当阳和竟陵各一半。”
“都尉这里收得下这么多人吗?”
那必须收得下!
麋威重重颔首。
实际上这段时间他四处募兵,又抓流民屯田,还不是因为本地十分缺人?
而即便他忙得晕头转向。
两月时间也不过将本部兵员扩充到一千五百人而已。
实在是战乱之世,又叠加各种天灾人祸,江夏乃至荆州南北都出现大量人口流失。
不然先前麋威打算搬出郡府时,何来空置的民房?
都是近十年间各种大战、大疫后荒废下来的。
而究其根源,便是建安十三年曹操南下荆州。
曹操之前,荆州虽不乏战事,但多在边境,内郡尚算稳定。
而随着曹操南下,特别是赤壁战后,三足鼎立之势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