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女性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86章 首战告捷,疑点未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86章 首战告捷,疑点未消(1 / 2)

关羽要三路北伐了!

看到征发令的那一刻,麋威惊得差点扔掉手中的竹简。

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先前弄巧反拙,让关羽再无掣肘,可以肆意妄为了。

虽说他一直在鼓吹襄樊有机可乘的观点。

但也只是存了一个趁机偷城的念头。

不至于真以为刚刚大战一年后,转头又能拉出数万大军北上硬碰硬。

汉中被曹操洗成白地是假的?

南郡和江夏百废待兴是假的?

为什么刘备年初就定调要稳守两年?

为什么曹仁最多只敢在襄樊周边剿剿匪,却毫无南下之念,以至于坐视麋威帮关羽的内河舰队恢复了大部分元气?

还不是因为当此之际,临近秋收,谁都不想再起大军!

别说曹刘两家了。

就说去年一直在偷偷憋坏的江东君臣。

今年开春之后,不也只能老老实实回家种田,舔舐伤口?

不先开矿运营经济,何来飞龙骑脸!

好在事实证明。

关二爷虽然是公认的世之虎臣。

但其在军略上的举措半点不马虎。

江陵很快传来更具体的进军命令。

首先是沮漳河上的吴班陈式,趁着夏末丰水之际,正式北上攻占临沮、章乡二城。

那二城本就属于传统的南郡地界。

经过一夏天的勾勾搭搭,已经有了内应。

此时不过顺势而为。

据说潘濬在此事上出力甚多。

而为了策应沮漳河上的水师,当阳的关平部也要沿步道北上。

经长坂、编县,抵达宜城南部。

若宜城有机可乘,不妨一试。

若无,则以此威慑敌军,以掩护沮漳河上的突袭行动。

江夏这边就更简单了。

麋威督本部人马,沿汉水押运关平军所需的辎重。

同时必然要兼顾掩护关平东翼的任务。

不过汉水这一线,在到达宜城之前,并没有什么曹军大型据点。

所以主要还是跑运输。

简而言之,吴班陈式策应东三郡。

关平策应吴班陈式。

而麋威干脆就是个跑腿,连策应都谈不上。

真不是什么大规模军事行动。

无非是因为三个方向同时发动,加上关羽随后北上当阳督军,所以看起来有一点吓人。

其实真正出动的正卒,加起来也就一万出头。

跟去年冬天益、荆、扬、交四州十万兵齐聚荆州那种大场面根本没法比的。

速度快的话,估计半个月就能收兵。

连秋收都不怎么耽误的。

总之,军令既下,麋威立即整备兵马,调度辎重。

经过一夏扩编,其部已经扩充到四个曲,约莫两千员。

另有负责军屯的辅兵数千,来自降卒、游民,招降的盗贼,以及马良或者说孙权的馈赠。

麋威自领两曲正卒。

两个从事中郎潘秘和习宏各领一曲。

詹思服的那半队蛮骑也得到补充,已经达到五十员满编,弓弩甲胄齐备。

当然依旧只能当辅助骑兵使用。

除此之外,杨仪继续以“参江夏西部都尉军事”的职责从行,负责军中规划调度。

而本该在秋收之后返回江陵的牙门将向宠及其部曲。

因其是襄阳宜城人,熟悉地理。

被临时征调到麋威麾下,充当这一次的前部“导军”。

总之一切准备妥当后,麋威等人在太守邓芝的亲自送行下,正式沿汉水进军。

……

两日后。

“都尉,向宠部来报,鄀县守军不足两屯,询问是否即刻攻城?”

一艘斗舰上,麋威时而眺望河岸,时而查阅地图,蹙眉不语。

众人不敢打扰,静静等候。

除了杨仪:

“都尉可是担心城中有诈?”

麋威点点头:

“鄀县虽是汉水东岸小城。”

“但其位置正对西岸夷水注入汉水的水口。”

“而夷水往西能通到宜城南郊,恰似护城河一般的存在。”

“一旦失去鄀县掩护,我军便可肆无忌惮地转入夷水,直抵宜城城下!”

“照理说,守军不该如此薄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