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候头目默然片刻,才应声道:
“昨日已经回信。”
文岱瞪眼:
“那你怎么不把信给我!”
斥候头目轻吐一口浊气,将一道竹简双手奉上。
文岱迫不及待打开一看。
当场愣住。
空无一字。
啪。
文岱颓然垂下双手。
脸色时红时白。
最终只剩一脸释然。
当此之际,汝南太守去了南阳,豫州刺史去了淮南。
那自己一个江夏太守之子,缺兵少粮,内外无援,还搁这较什么劲呢?
更何况,那位劝降的使者有一点没说错。
三关但凡降了一处,另外两处便失去了坚守的意义。
无外乎是三条道路宽窄有别,身下武阳关所扼守的道路,更适合大军通行罢了。
一念及此,文岱振作精神,吩咐道:
“替我去关下问一问那汉将,若此刻归正,还能封侯吗?”
斥候头目迅速领命而去。
片刻后,返回。
文岱急不可耐:“怎么说?”
“使者说,先前许诺的封侯之期已过。”
啪!
文岱猛拍木案,恼道:
“既要人归降,又吝啬封赏,天下岂有这般道理!”
然而斥候头目却不紧不慢道:
“将军,我听闻成都那位汉天子素来厚待归正之人,便是兵败被俘的于文则将军,如今在蜀中都能位居比二千石,且有食邑供养……若将军肯入蜀朝见,封侯根本不在话下。”
闻得此言,文岱脸色这才转缓。
却奇怪道:
“你怎知这些?”
啪。
斥候头目叩首道:
“请将军恕罪,小人其实早已暗投了汉军!”
文岱瞠目结舌。
好半天才道:
“那你为什么还要替我跑这一趟?”
斥候头目道:
“因为汉军许诺,若我能劝降将军,有厚赐。”
文岱再度无声。
现在,他反而有点相信汉军已经劝降了另外两关了。
……
章武三年,夏六月。
麋威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里,终于踏进了号称“关中之关”的武阳关。
与此同时,远在七百里外的淮南战场。
孙权也终于踏进了他心心念念的合肥城。
但这边进城体验就远不如麋威那一边了。
起初,孙权集合大军围城,又是火烧,又是水淹,又是造井阑,又是掘甬道,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而经过两月猛攻,最终在暑气最盛的那几日,取得进展。
具体而言,偏将军韩当身先士卒,率先攻上城墙,然后浴血奋战,成功杀出一片立足之地。
孙权大喜之下,当场升拜韩当为威烈将军。
又扬言先擒获张辽者,可封侯。
一众吴国新老将校顿时轰然。
平虏将军周泰、扬威将军孙韶、建武将军徐盛、安东将军贺齐、扬武中郎将孙奂、建忠中郎将骆统、鲜于丹、刘劭……争先恐后杀入城中。
这之后,便是一点破,点点破。
众将一拥而上,终于彻底摧垮了合肥城防,进而攻入城内,直奔张辽府邸。
哪知张辽尚未找到,城中各处忽起大火。
火势顷刻便燎遍全城,一发不可收。
明显是早有预谋的。
而等数日后,好不容易灭了火。
合肥城中只剩一片灰烬。
别说张辽的尸首辨认不清了。
便是魏军和吴军士兵,也大多混杂一处,难以辨认。
老将周泰,宗室小将孙奂,更是当场身亡。
吴军入城士兵,折损了上千人。
不过相比起这些人员上的损失,孙权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