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女性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15章 事出反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15章 事出反常(1 / 2)

“元直往日不鸣,不料今日竟学楚庄一鸣惊人啊!”

陈群似笑非笑走来。

司马懿落后半步,笑容就明显得多。

指着徐庶心口道:

“我看这方寸之地,藏着六韬三略呢!”

徐庶心弦又是一颤。

但经历刚刚的大场面,此时就从容得多了。

顺着司马懿所指,自嘲起来:

“六韬三略是没有的,六神大乱倒是真的。”

“陈公!司马公!我徐庶什么能耐,旁人不知,二公还能不知?”

“今日若非卷入刘子扬和董公仁之争,哪有我说话的份?”

陈群和司马懿对视一眼。

上前握着徐庶的手,道:

“元直啊,此间只有你我三人,司马仲达是个慎密的人,我也不喜欢背后嚼舌根。”

“你跟我说句实话,你果真有在搜集曹子廉骄纵不法的证据?”

我啥时候说过曹洪骄纵不法了?

徐庶心中冷笑,面上却故作忐忑:

“不瞒二公,此事我实在为难。”

“查吧,到底是有功的大将,陛下的亲族,我若为此白于陛下,是否有离间天家的嫌疑?”

“不查吧,都中早有传闻,而我为陛下特进的御史中丞,若不作为,岂非辜负陛下厚爱?”

“这真是查亦不是,不查亦不是,难啊!”

司马懿闻声上前对陈群道:

“令君就别再为难元直了。”

“曹子廉之事涉及天家,谁不希望避嫌?”

“司马公知我!”徐庶顿时露出感激神色。

“不过元直。”司马懿语气一转。

“若真到了大义分明之时,如你我这些深得圣眷之人,切莫辜负朝廷才是!”

徐庶连连俯首称是。

而司马懿则趁机看了陈群一眼,见后者暗暗点头,才道:

“说起来,钟廷尉不日将在家中设宴,款待都中名士。元直与他为同郡人,可有得到邀请?”

廷尉钟繇要在家中大宴名士?

作为勉强够到曹魏核心决策层的边缘人士,徐庶瞬间意识到这件事不简单。

钟繇何许人也?

曹操担任魏王的时候,钟繇就是他的相国。

若非四年前被魏讽之乱牵连,君臣有所猜嫌,此时高低是个三公。

说不定还要录尚书事的。

当下时过境迁,钟繇颇得曹丕青睐。

恰逢贾诩去世,太尉之位刚好空了出来。

而钟繇作为九卿之一的廷尉,距离那个位置也就一步之遥……

想到此处,徐庶再次直指心口自嘲:

“此方寸之韬略,恐不为未来的太尉公所知,故未得宴请!”

司马懿莞尔,轻拍徐庶手背,道:

“那我便自作主张,替未来的太尉公引荐元直,如何?”

徐庶笑道:“固所愿也!有劳!”

……

姜维登上昆阳城的望楼时,王平正在全神贯注地练字。

他瞥了一眼对方所用的“字帖”。

竟是先前射入城中的劝降信之一。

因为用的是便宜量大的麋氏纸,如今城中随处可见。

他不由想起自己少时在竹简上练字、读书的痛苦经历。

简牍笨重。

制造的时候要烤青,保存要不时晾晒。

都很麻烦。

就这,还得是有一定家资的人才能享受的待遇。

姜维忽然想,先前麋威故意射信入城,不会是乘机向敌国推广“麋氏纸”吧?

毕竟这次能劝降昆阳,真正起作用的是最后释放回去的那批老弱。

这时王平终于听到姜维的脚步声,搁笔抬头。

姜维打趣道:

“子均好雅量,大敌当前,运笔如常,真乃大将之风。”

王平赧然一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