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女性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92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92章 两弊相衡取其轻(1 / 2)

不得不说,潘濬这老登是人越老,心思越透亮。

难怪原本历史上能长居东吴九卿之位,直到逝世。

暗暗感慨一声,麋威决定给老登透露点风声:

“曹丕将死,机不可失。”

潘濬听到前面四字,便瞬间瞪大了双眼。

倒不是惊讶于这个消息。

因为早在廖立闹事之前,这个消息就传到长安来了。

而是说,麋威这短短一句话。

结合诸葛亮故意放纵廖立攻击自己的举动。

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潘濬瞬间就想通了。

又要打仗了!

之所以说又。

是因为此时距离克复长安也才勉强过去一年。

距离彻底肃清关中,推行新政也才半年多一些。

正是百废待兴之际。

若非曹丕将死带来了额外的,也是极为难得的机遇

正该休养生息两三年,等关内百姓都彻底归附了,才再言战事。

不过话说回来。

这个机遇再怎么难得,那也只是对于朝廷而言的。

对于底下常年深受兵灾伤害的关内士民而言。

那当然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能晚几年打,就晚几年打。

忠君报国也得先填饱肚子不是?

这是基于关中的历史状况而自然产生的结构性矛盾。

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

只能设法缓和。

潘濬思虑数息,道:

“廖立言丞相故意纵容其子交恶盟友,我虽不以为然。毕竟江东鼠辈若无枭主率领,本就该是这般苟且偷生的模样。”

“但自孙氏拒绝出兵之后,我原以为丞相会就此说服将军们偃旗息鼓,没想到最终还是决定出兵。”

麋威闻言微微摇头道:

“其实想出兵的又何止将军们?”

“过去丞相常常在后方替先帝足食足兵,世人便总以为他是当朝的萧何。”

“其实丞相早年追从先帝南征北战,深受先帝影响,若非后镇之人非他不可,未必不想当个能文能武的曹参吧!”

潘濬微微张嘴,有些意外。

不过也终于确信了心中的想法。

恍然而感慨道:

“违时出兵,将军们碍于物议,做事不免束手束脚的。”

“但如今因为廖立狂妄,朝野议论的焦点落在丞相身上,短时内,将军反倒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此事于术势而言,是两弊相衡取其轻。”

“于人情而言,则是舍一己而成全天下……如此器量,可谓贤人矣!”

“说句诛心的话,若先帝在时,本不该让丞相来承受天下非议的!”

言下之意,就是这种替将军们转移上下矛盾的高端操作,应该由皇帝亲自来做的。

不过很显然,小刘远没有老刘的威望。

只能由诸葛亮来顶梁。

麋威摇头道:“揠苗助长便不美了。况且,陛下能配合丞相谋划,选用先生来主理此案,便算不负丞相的牺牲了。”

“也是……”

潘濬轻轻一叹,肃容道:

“丞相不惜自己的名声,那我又何惜晚节呢?后续尽量将此事兜住便是。”

“将来事,终归要以兵争的胜负来定论。”

“若能胜,廖立的诬言不攻自破。”

又指着麋威案上特意卷起的地图道:

“具体是哪位将军出征,又如何征战,这些细节我就不过问了。”

言罢,起身告辞。

麋威亲自送出。

两人走到门外,潘濬望着虽然残旧,但依旧称得上雄伟的长安城,停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