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至于这些食材的来源到没人怀疑,毕竟大家都知道林父可是名中医,一个月工资是别人的四、五倍,想吃什么买不起?
相比较外人的不看好和悄悄仇视,林苦参却是老怀欣慰。
自家小儿子准备做一餐正宗家乡小吃给父母,还有比这更讨爹妈开心的事情?这可是孝心。
再加上这些食材都是小儿子自己搞来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金采凤则有些着急,怕儿子浪费了这么珍贵的食物,忙着在给小儿子打下手。
只见林三七先将牛肉切成薄片,再加白糖腌制15分钟,沥掉多余的汁,再放入料酒、淀粉、花生油,抓匀后再腌制15分钟。
院子里的人眼睛都死死盯着那正在腌制中的牛肉,恨不得抢过来生吃了。
林三七低估了这个时代对于肉的渴望。
接着芥蓝和豆芽都过一遍热水烫熟了,林三七准备炒河粉了。
炒河粉的特点就是猛火猛油,猛火做不到了,毕竟是煤炉子,但猛油还是做得到的。
只见林三七拿起油瓶,在众人的注视下,倒了小半瓶进去,想了一下似乎少了点,于是又倒了小半瓶油进去。
这个举动把金采凤心疼得哟,但众人都看着,她也不能驳了小儿子的面子,只能不吭声。
可是周围的邻居可不管了,侯大丫眼珠子瞪得滚圆:
“我艹,林家这小子日子不过了嘿!”
王媒婆也心疼得直跳脚:“啊呀,太多啦太多啦,这一口气就倒了三两油,哪有这么瞎折腾的?”
林三七听了嘿嘿一笑:
“不多不多,炒河粉就要油多,这样炒出来才好吃,如果没有油,那还不如煮粉条汤咧。”
话音一落,林三七已经将河粉倒了进去,煤炉子已经被开到最大,火最旺的时候,瞬间就爆发出“滋啦”~~的声音。
不管你什么食材,只要猛火猛油这么一炒,香味马上就飘出来了,让围观的人又是一阵口水。
等林三七翻炒了几遍后,依次放入葱花、生抽、盐,再翻炒几遍然后就起锅装到了盘子里。
侯大丫的口水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了,擦了一把问道:
“这就炒好了?这色香味好像差了点,不过香旺旺的,吃起来应该不错吧?”
众人都是连连点头。
林三七头也不抬,拿起油瓶又往里面倒了二两油:“这哪到哪呀,才开始呢。”
金采凤和几个妇女一声尖叫:
“啊呀这死孩子,怎么又倒了这么多油?”
林苦参对身边的老同事兼老邻居吴厚信低声说道:“炒河粉要过三遍油,今天咱家攒了半年的油肯定全要用光了,呵呵。”
吴厚信看到这么多油被用了也在暗暗吃惊:
“老林,那你也不阻止你傻儿子呀?你们家今天吃了这餐,往后大半年可就看不到油珠子了。”
林苦参不以为意:“先吃了再说,也许明天又有了呢,这叫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呵,你这老家伙想得通,看来平时外快肯定没少赚,不怕没油吃。”
名医出诊拿点出诊费,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规矩,哪怕是新社会了也不禁止,毕竟这是医患双方正常的人情往来。
林苦参也不辩驳,他只是懒得解释,又不是真傻。
听说自家小儿子早饭吃的又是肉包子又是油条烧饼,晚上又当着大伙儿的面炒一个牛肉河粉,这说明这小儿子背后肯定有自己的秘密。
他这个当老爹的帮着打打掩护就行,让小儿子对外有个合理解释这钱和食物都是哪来的。
所以说不能小瞧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明。
林三七第二遍油热了以后,快速放入葱蒜炒到爆香,又倒入烫熟了的芥兰和豆芽,再放点盐和鸡精。
这时候院子里的香味就更浓了。
侯大丫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林三七:“就炒两株菜就用了这么多油,林家的油是偷来的吧?”
第37章馋哭院里所有人
你以为过了两遍油,这样就好了?
只见林三七手速飞快,翻炒了一遍芥兰菜就装盘放到一边备用。
这次炒河粉的重头戏来了,最后环节要开始炒牛肉啦。
2023年的时候,广东老表比青海老表要实惠,炒河粉里面牛肉还是蛮多的,至少能让你尝出牛肉的味道。
不像兰州拉面,里面的牛肉薄如蝉翼,吹口气都能飞走,还顶多就两三片,等拉面馆倒闭了那头牛才受了点轻伤。
至于是家里吃炒河粉,那肉量就更多了。
而且会选择牛最嫩的部分,像脖仁、匙仁、里脊等部位,这样的牛肉炒出来才入口即化。
林三七已经在第三次倒油了,这次倒的油更多了,肉眼可见,林家那个玻璃油瓶已经彻底见底了。
不少围观的妇人们都是连连摇头,要是自家孩子这样用油,那被她们用鞋拔子抽大嘴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