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另外,这位拉米兹先生有明显的失血性休克,输血很重要,你们马上让沈院长组织单位职工安排献血,这工作你们两个亲自负责。”
说完林三七又掏出一些拭纸来:
“输血安全很重要,所以你们两个要亲自把关,如果有肝炎梅毒艾滋之类的,这拭纸就会显示两条杠,那这血液就不能用,这点很关键,切记。”
血制品的安全问题哪怕到了2013年也没有完全解决,何况是1960年。(致敬高耀jie教授)
马忠礼有些不解:“肝炎梅毒我们知道,这艾滋又是什么新疾病吗?”
林三七愣了一下,心想自己又说漏嘴了,艾滋是在1981年米国第一次被发现,我国第一例要等到1985年。
“这个这个,艾滋是一种米国病,目前国内还没有,暂时不用管了,输血输液要快,另外如何纠正休克你们应该有经验,不用我多说了吧?”
毕兴龙和马忠礼现在对林三七佩服得紧,弯着腰,重重点头:
“林主任放心,你掌握大局,剩下的具体操作交给我们两个就行。”
林三七心想,他不放心谁也不可能不放心协和的高年资医生呀。
等众人都离开后,林三七再一次闪进“通道空间”里,先是将几管血液放到了生化分析仪、血气分析仪、五分类血球仪当中,让机器自动运行。
然后他打开了读片机,调出床边ct的数据仔细分析起来。
果然,患者有明显的支气扩张,而沿着扩张的支气管往下看,有一块明显的肺梗死,表现为肺出血、水肿,肺内出现圆形或密度不均的片状浸润灶、纤维索条影以及盘状肺不张。
这就印证了林三七之前猜测的,跟他实习见过的病例一模一样,就是因为支气管扩张后出血堵塞了支气管,出血又继续向肺内倒灌,导致的呼吸困难。
病人之所以陷入了昏迷,其实也很好理解,就是因为出血量太大导致的出血性休克。
这种休克是暂时的,可以恢复的,不是协和医院之前诊断的是肺癌晚期引起的呼吸衰竭,很难醒过来。
但协和也鸡贼,这种病人如何不经过治疗直接拉回家,的确很难再醒过来,休克就变成了真正的死亡。
到那时候,永远都不可能知道病人真正的死因是啥,协和医院也就没有任何责任了。
不一会儿,全自动急诊血液分析结果也出来了,进一点证实了患者失血性休克,以及炎症指标极高。
只要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只要休克被纠正了,病人马上就可以复苏醒过来,这个过程不会太复杂。
然后想办法将血管阻塞的支气管给疏通了,这个病人也就算是救活了。
林三七手拿着检查结果,这心里就更有底了,这回他这“神医”是做定了。
回到病房后,林三七看到病人已经输上液了,沈院长和一群中医师刚刚诊脉结束从病房出来,包括老林医生也在其中。
几人来到了隔壁房间,中西医生们共同开始了病历讨论:
第315章x光机再来200台
小林主任先问道:“沈伯伯,老爸,你们看出什么来了?”
沈院长思考了一下说道:
“患者的嘴唇呈现出乌暗的色泽,舌下静脉变得怒张、曲张,脸部的印堂区域发黑,甚至脉象变得涩涩的,好像刀刮竹一般无力,这都是瘀血在体内的无声警告。
现在无论是病人的症状,还是脉象,都符合了我之前的猜测,病人这是肺气失宣、痰浊内阻所致……”
林三七摆了摆手打断道:
“沈伯伯,其他你都诊断无误,但最后你所说的痰浊内阻是错误的,原理的确差不多,但内阻的不是痰,而是血块。”
屋里众多的中医都一下子全都坐直了身子。
沈院长也皱紧了眉头:
“小七,你这么肯定是‘血浊’,而不是‘痰浊’?这可不能搞错,两种不同内阻的治疗方案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个老中医也提醒道:
“是啊,小林,如果是痰浊,我们主要是以化痰渲肺为主,但如果是血浊,那治疗方案就要改成活血化瘀。现在病人危在旦夕,错了就没机会再改回来了。”
“小林科长,你都没看到肺里的情况,怎么能断定呢?”
“还是太年轻呀,老林啊,你这儿子医术还行,经验不足啊。”
老中医们七嘴八舌表示着反对,林苦参仍然标志性的微笑,不反驳也不说话。
林三七心想,中医果然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啊,否则思维的局限性太强了。
的确,内脏里面情况如何肉眼是无法辨别的,比如这位拉米兹先生,就算是最顶级的中医大夫,也只能判断肺里有东西堵住了。
(一般的普通中医师连这一点都辨别不出来)
但到底是什么东西堵了,就算是华佗孙思邈在世也辨别不出来,只能猜测是痰堵了?血块堵了?长了个瘤子堵了?或者有异物吞进去堵了?
其实别看中医讲究五脏六腑,其实内脏里面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夫是看不到的,那只能凭经验盲猜,然后下药。
这样结果就是有25%的可能猜对了,治好了。
但也有75%的可能猜错了,病人死了,这样算起来就有大半的死亡率。
这就是中医的局限性,噢,也有可能是时代的局限性,普通x光片也无法判断。
林三七知道时间不等人,治疗要抓紧,也懒得跟这些老中医们“辩论”了,于是直接打断道:
“诸位前辈,老师,你们可能忘了,我们中医院刚引起了全世界最先进的x光机,我为什么可以断定是血块阻塞,而不是痰内阻,就是根据片子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