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女性文学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8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80节(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这个手册就是为了培训乡村医生准备的,我们准备每个村里找一位识字的青年,经过1个月的培训就可以上岗,给村民治病。

如果有不懂的疾病,可以翻翻这本《赤脚医生手册》,如果还有搞不定的疾病,这就需要你们县医院做技术指导。”

单光明翻了一下目录,又粗粗看了一上里面的内容,眼珠是越瞪越大:

“啊呀,这手册好,太好了,简单易学,里面全部都是干货啊。”

金县长做为行政领导,显然要考虑的内容更多:

“林部长,就算村卫生室都建立起来了,但药物问题怎么解决?你看这里,上面写着可以口服头孢呋辛,一次一粒,一天两次。

这个头孢呋辛是什么药?我们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知道去哪里采购,就算有地方采购,有没有这个财力又是一个大问题。”

林三七深吸一口气,有一种胸闷的感觉。

在六十年代,他只要提出一个事情,就会扯出无数个难题来,真是一个要啥没啥,一穷二白的年代啊。

“药物这一块你们不用愁,具体分成中药和西药。

中药的话,这《赤脚医生手册》上都有注明,还有插图,乡村医生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自己去采摘中草药治病。

(每个地区的《赤脚医生手册》都有不同版本,毕竟中草药有地区差异)

至于西药这一块,到时你们县里要成立一家医药公司,首批西药,包括你说的这个头孢霉素,我们宝安县药厂可以赊欠给你们。

你们拿到西药后,各村的赤脚医生可以向你们新成立的县医药公司购买,等你们收到钱了,再打款给我们宝安县制药厂。

这就相当于我们借了你们一笔启动资金。

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欠债一定要还,财务一定要清楚明了,经得起查账。

如果哪个县拿到药品不给打款,那我们以后直接就将这个县拉入黑名单,不再供药,到时不要说我们宝安县无情。”

金县长一听,猛得一拍桌子:

“林部长,那还说啥,咱们马上试点,马上开始这个这个什么,赤脚医生培训工作。你放心,我代表县w县府,坚持拥护这个新政策。”

这时候单院长却摩挲着下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

“林部长,咱们不说远的,就说我们县医院吧,为什么规模这么小?除了缺药外,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医生,因为收入不稳定,不保证。

反过来,如果村村都要有赤脚医生,那这批赤脚医生的收入如何保证?毕竟是人都要吃饭,总不能一边饿肚子,一边给人治病吧?”

金县长也冷静下来,随后有些害怕了。

200多个村,那就有200多名赤脚医生,再加上25个公社卫生院,哪怕一个公社3名医生,那也是75人。

这样加起来,县里差不多要承担300个医务人员的工资,这是安都这个贫困县不能承受之重。

林三七对于单院长的这个疑问,早就有了解决方案。

“赤脚医生的收入分为三块,金县长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们地方政府增加负担。

但是反过来,如果赤脚医生的收入提高了,你们地方政府也不允许找各种理由拿走他们的辛苦钱。”

金县长眨眨眼,“林部长,怎么分为三部分?”

林三七数着手指说道:

“第一,赤脚医生看病不是免费的,每个农民要付5分钱挂号费,所有药品都允许加价15%出售,也就是说,赚来的钱不管多少,都属于赤脚医生个人。

第二个,针对村中条件较差,村民较少的村庄,赤脚医生采取‘半工半医’模式,一边可以继续下田种地拿工分,闲暇时给人治病。”

其实原本历史上,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医疗合作社’的模式是:

每年,每位村民交几毛钱,平时看病的时候只要拿出少量挂号费,药品是可以白拿的。

但这样做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赤脚医生做多做少一个样,没有工作积极性,其实病人多了,赤脚医生还要亏本。

而按林三七的模式,病人越多,赤脚医生的收入就越高,最大限度激发赤脚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赤脚医生在农村里收入成为最高的一批人,是不是可以激励更多有文化的青年争着去当赤脚医生?

这才是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至于第三块收入,我们宝安县决定,每个赤脚医生一年可以拿到120元的补贴,这笔钱暂时由我们宝安县财政承担。先补贴5年。”

第933章钱是干活的动力

120元/年,也就是一个月基本工资是10元。

这笔钱对农村的赤脚医生来说,哪怕没有别的收入了,光靠10元钱也能活下去了。

毕竟赤脚医生本身就是农民,还可以种田种菜,平时的开销并不大。

甚至这么形容,此时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民辛劳耕种一年,年底的小队分红,全家加起来可能都没有120元。

全国有村庄大约是350万个左右,相当于宝安县每年要补贴人民币4亿人民币左右,换算一下就是不到2亿美元。

这笔钱对地方财政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对于马上要在抗生素上大赚特赚的宝安县来说,洒洒水的事情。

单院长心里默默算了半天,眼睛顿时一亮。

“林部长,按你的方法,我还当什么县医院院长呀,我一个月工资加补贴也就25元而已。

如果我去农村当一名村医,以我的技术病人肯定不会少,挂号+药钱+10元补贴,那我一个月收入起码在50元以上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