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112章(1 / 2)

<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郑纯筠和二人在马车里闲聊,又问:“你们怎么突然想要去拜访安王妃了?”

沈令月给了燕宜一个眼神。

燕宜会意地低下头装羞,轻抚小腹,“长辈一直盼着我们能尽快有个孩子,可是看了好几个大夫,都说我和夫君的身体没问题,只是缘分未到。所以我想着,若是能学一学安王妃,多做善事,救助贫苦老幼,也许上天就会看到我们的诚意了。”

京城女眷的社交话题,永远离不开婚嫁和孩子,百试百灵。

郑纯筠果然不疑有他,点头应下,“等会儿见了你们就知道,安王妃是个极和气的好人,她一定会不吝相助的。”

三人来到安王府,郑纯筠显然不是第一次来了,对这里十分熟悉,主动为她们介绍沿途风景。

安王作为先帝幼子,生母又曾深受宠爱,他的王府也是先帝在时精挑细选的好地段,不但离皇宫极近,而且占地广阔,走了半天都望不到头。

“好大的园子啊。”沈令月感慨,又小声,“就是有点空。”

她也去过不少高门大户做客了,别人家的花园都是争奇斗艳极尽风雅,连一块太湖石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十分珍贵。

但安王府的园子大归大,却并不在这些地方多花心思,甚至以王府的规制来说,有些简朴了。

“那是因为安王夫妇将他们的大部分花销都用在救助穷苦老幼上了。安王还说过,若是园子里的一颗名品牡丹,就能换来一百人过个暖和的冬天,那他宁愿把花园都铲成平地。”

郑纯筠笑着解释,“后来还是陛下看不过眼,不忍见幼弟过得清贫,特意让人从御花园移来许多花卉树木,才让这园子勉强有几分模样。”

沈令月哇哦一声,跟燕宜小声蛐蛐:“安王这是要评选感动大邺十大人物啊,也太舍己为人了吧。”

当王爷当到他这份上的,还是第一次见。

边走边聊,前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精巧绝伦的小院。

“这便是安王妃住的正院了。”郑纯筠又道:“你们是不是觉得这处院落过于华丽,与整个王府格格不入?”

沈令月和燕宜点头。

“是了,因为安王说,他自己曾发愿天下再无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百姓,但安王妃嫁给他可不是要跟他一起受苦的,他自己简朴一点没关系,但不能少了王妃的尊荣和体面。”

安王是已故郑老尚书的弟子,郑纯筠对他也是赞不绝口。

“安王是什么绝世好男人啊,除了生不出孩子,简直完美。”

沈令月悄悄竖了个大拇指,燕宜连忙把她的手拍下去,“来人了。”

安王妃的丫鬟走出来,熟稔地迎接郑纯筠她们进了院子。

进了正厅就发现,其实安王妃的日常用度也没有很奢华,只是基本维持在王妃的品阶上。

安王妃本人也打扮得十分家常,看起来四十岁左右,生了一张圆盘脸,眉眼细长,琼鼻樱唇,很是端庄。

只是眉心处带着两道浅浅的印痕,像是蹙眉的时候多了,长久留下的痕迹。

“纯筠来了,快坐。”她亲切地拉过郑纯筠的手,目光在沈令月和燕宜脸上稍稍停留了一瞬,带着隐秘的打量,“这两位是?”

郑纯筠介绍了沈、周的身份,安王妃不知为何,竟悄悄松了口气,脸上的笑容又真切了几分,“原来是陛下做主,赐婚给昌宁侯府的两位新妇,真真是一个瑶台月下谪仙子,一个人间富贵解语花。”

安王妃身份尊贵,又算是二人长辈,当即脱下腕间的一双玉镯,赐给二人做见面礼。

“你们能同嫁到一家,做了妯娌,也算是缘分。这对玉镯是从一整块青玉上雕琢出来的,合在一起便是双鱼衔珠的图案,你们一人一只,以后要和和美美,友爱互助,早日为昌宁侯府开枝散叶。”

沈令月和燕宜接过玉镯,相视一笑。

她们俩可是两辈子的缘分,要永永远远都不分开才好。

落座看茶,燕宜和沈令月说明来意后,安王妃看她们的目光又慈爱了几分。

“别担心,你们还年轻,孩子早晚会有的。”

沈令月嘴快道:“我们也是想多做善事,多积功德,让老天看到我们的诚意嘛。”

“其实诚意也不光是在这上面……”安王妃突然露出一个有点自嘲的笑意,又连忙端起茶杯掩饰地抿了一口。

她放下茶杯,又恢复了慈爱长辈的模样,“但你说得对,老天爷一定会保佑真心做善事的人。”

沈令月感觉安王妃有点怪怪的,但又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她和燕宜从进门起表现一直很好,没露馅啊?

燕宜适时开口:“不知我们今日可否有缘向太妃娘娘问安?若是来了王府却不拜见长辈,恐有失礼之嫌。”

沈令月立刻坐直,期待地看向安王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