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1章(1 / 2)

<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李二兄附和了李母的话,因着少时李大兄十岁上就常去他师傅那儿习武,呆在家里时间不多,反而是李二兄少时除了与李父学医,和李母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些,深受李母影响,虽没笃定信仰什么,但一般也都是宁可信其不可信其无的,遇到了也是要拜上一拜,求个心安的。

更别说,信奉道教的还有孙思邈这位杰出的得到官方认可的医学大家,那真的是行医人的天花板了。

最后,还是李父和李大兄较为谨慎,叮嘱李三娘这事儿先埋在心里,不要再对其他人说起了。

李父还说,也不知女道传道给李三娘,是不是只有这一法子,还是以后还会有其他法门?

李三娘只能无奈说道:“儿也不知,许是有的,以后要是再遇这种情况,儿便知是有还是无了。”

四人聊到夜半时分,互相对了口风,决定先隐瞒李三娘的奇遇,等去玄都观找得道道长解了惑,再决定如何去做。

入伏了之后,这天越发的热了,还没到正午十分,太阳就火辣的烤人了。

李三娘央求了旬休的李大兄带着露珠儿去木匠那里为小黄定制一个窝,小黄虽是土狗,但看它母亲的体型,还是有的长的呢。

且有个带顶的窝,也能遮风挡雨,还指着以后小黄带孩子陪伴露珠儿长大。

李三娘则是在家等陈牙郎的信儿,上次陈牙郎说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了。

正想着今儿陈牙郎会不会来呢,医堂前院儿的小伙计就领了陈牙郎进来。

李三娘和李母交代了一声,拿着户贴和一个装银子的小木箱子就和陈牙郎一起出了门。

其实,大唐原是以铜钱、绢帛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只是在武帝登位后,才用航海加军事手段从倭国获得了大量银矿,在当地炼化成官制银锭子再通过海运运回大唐的。

经年之后,大唐现在主要的流通货币就是银子和铜钱了。

李三娘和陈牙郎叫了驴车先去打铁巷子里接了原房主,再去户部过了户,交了钱上了红契。

原房主也把门钥匙给了李三娘,自此李三娘也是一个有房子的人了!

只是租房子的事儿出了变故。

原说好了的,租那处青莲书院附近的房子,陈牙郎回去联系了房主留在长安的仆从,仆从听说是要租给一个和离归家带女娘的娘子,竟是不愿意了,连说他们郎君说是要租给读书人的。

这里这个读书人可不是指一般人家,而是指世代耕读之家的男丁。

李三娘听了陈牙郎诉说的原委,没觉得太糟,虽然此时的大唐民风清正,包容万象,但总得允许人有自己的喜恶吧。

给陈牙郎道了谢,给了一份不少的感谢红封,只能说打铁巷子里的那处房产先不出租了,留待以后再说。

等李三娘回家的时候,李家众人正等着她吃午饭。

因着天气逐渐炎热起来,现在李家早中在正堂搭桌吃饭,晚饭在院子里吃,还能有些微风,凉快几分。

在院子里枣树下,李三娘已经看到了一个不小的木制小房子,露珠儿和小黄俩蹲坐在前,估计是在一起欣赏小黄的新家。

李大兄挑了挑眉眼说:“没花几个钱,李田叔说都是用他给人打家具物什剩的边角落做的,不费什么木料,就给了个手艺钱,还挺快,我在那儿呆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做出来了。

我看小黄挺喜欢的,剩下的钱听你的直接给你大嫂了留待家用。”

“麻烦大兄了,旬休还得帮小妹带孩子,处理杂事儿。”

李大兄摆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算什么事儿。

喊了露珠儿洗手吃饭,小露珠儿这才恋恋不舍的跟李三娘去吃饭,小黄倒是没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小伙伴,因为它已经呼哧呼哧的吃上了自己的米糠扮土豆的午饭了。

刚坐下,还没拿起筷子,李二兄就说今儿李三娘出门的空档,钱娘子家的仆从便上门送了名帖来。

名帖是大理寺少卿钱修然的帖子,送名帖的仆从也是彬彬有礼,带了四样礼不说,还好一顿把李三娘夸,再一一把李家人从李父李母到四小只和小露珠儿由上到下全部夸赞了一遍,李二兄说自己陪着喝了一壶茶,真是这辈子再没听过那么多好听话儿。

帖子里写了三日后登门拜谢,请李三娘到时务必在场,钱郎君、钱娘子以及钱小郎都会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李家担心与这种紧要位置的官场人有来往会不会多些麻烦,但扭扭捏捏也不是李家人的作风,大大方方的没什么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