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车刚到医堂门口,邻居王大娘就迎了上来,这王大娘还没近前来,街边坐着闲话的周家媳妇、孙家婆子就拿着手里的针线过来了。
无奈,都是老街坊邻居,有的还是从小看着李三娘长大的,人活在这世上,只要你还没权势滔天,总是有些人际往来是逃不过的。
李父最是烦恼这些婆子大娘的闲话了,给了李三娘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提了烧鹅给周围几个大娘婆子施了一礼就径直去了医堂了,留下提着小酒壶满脸尬笑的李三娘。
这个问“昨儿那是谁家这么大排场?”
那个说“这是为了啥带了这么多礼物来李家?”
还有问“三娘,你这真带着露珠儿和离了?”这位大娘问了这话出来,还遭了旁边一位阿婆的白眼,有点儿你自己心里知道就得了,怎么非就要问人家脸前让人难堪呢?
李三娘收了收脸上的无奈笑意,心想,人类的八卦之心,真的是跨越了时空都不带减少的。
但这位揭人短的大娘还是挺少见的。
虽然在现代社会离婚不是个什么值得称赞的事儿,但也没说丢人。
毕竟,强制让两个过不下去的人非得为了面子勉强面和心离,又有什么用呢?
时下,就算上层从成安公主到富户大家和离归家带女抚养的女娘有不少,但在平民百姓里还算个新鲜事儿,人都有好奇之心,无可厚非。
可你非得瞅着大街上逮着当事女娘问人家脑门上,让人难堪,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你嫉妒李家,看人家过得好,别的地方比不上,也就李三娘和离归家这点儿是个线头了,能让你说一说了吧。
李三娘转头仔细看了问这句话的大娘,带着黛色头巾,穿着改良过后的短褐,脸皮不算白,皱纹不少,但个子不算矮,李三娘还没想起来这是谁呢,李大嫂就过来了。
“哎哟,各位阿婆大娘,可放过我们家三娘吧,家里还一堆事儿等着三娘帮我做呢,可没时间跟大娘们闲话,这都要到要做午食的时辰了,各位大娘还不回家忙活?”
说着,就要接过李三娘提着的小酒壶,往家走。
李三娘却是制止住了要拉着她往家走的李大嫂,掉过头来对着刚才揭人短的大娘,从头打量到脚,再从脚打量回头,慢条斯理的说:“这位大娘,见谅,三娘虽然还年轻,但还真不记得你是哪个街坊了?是,我李三娘带着小女露珠儿和离归家了。想必你也看见了我阿耶阿娘大兄二兄给我拉了嫁妆回来了。大娘有此一问,三娘想着,也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和离吧?三娘在此预祝大娘的孩子永不和离,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留下这大娘一脸尴尬的样子在原地,其他人看着没什么热闹看了,也都转身回家生火做饭了。、
“你和这种人较真干什么?”
“哼,大嫂,我就看不过她上赶子看我笑话的样子,忒讨厌了。”
“你呀你,还是这么个性子!”
第19章玄都观
等李三娘和李大嫂进屋了,李母还问,这在外面说什么呢?耽搁了这么长时间。
李三娘就说了街尾赵大娘的话儿,李母听了点点头说:“唉,正常,到哪儿都有这种嫉妒心重见不得别人过得好的人。
她家啊,老大是个女娘,随了她长得寻常,甚至因为肤黑还不太受欢迎,后来好不容易在乡下找了一户嫁了。
老二是个郎君,也是随了她,正经快二十了也没成亲。”
“阿娘,不说这个了,诺,买了一壶酒,留着晚上大哥他们回来了咱们一起喝。”
“好,先放井里镇着,晚上也能凉爽些。”
等到傍晚,四小只下学回来了,过了半个时辰,李大兄也下值回家了,李家才开启这美好的一餐。
两只烧鹅,一壶酒,再加上拌的茄子、蒸的豆角,还有一锅绿豆汤,就着三合面馒头,每个人都吃的肚子鼓鼓。
小露珠儿这次又分到一只鹅腿,还知道要分给李母吃,李母象征性的撕了一条肉吃了,小露珠儿才专心致志的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