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ovelcontent" class="novelcontent">先是每人上了三炷香,李三娘三人又对着郭老医师的墓碑行礼三拜后,才献上了李母之前准备好的酒食。
“大唐有您这样忠肝义胆的好医师,必然会国祚(zuo)绵长。”
最后,李三娘献上了出城之时,在河边采的野菊花,此时也就只有野菊还在盛开了。
如此,李三娘才提了空篮子,同秋香与十九往出走。
等十九赶着车走出了挺远后,一直守在陵园入口,左腿从膝盖下全没了,脸上从左眼角到下巴一道深深的疤痕的兵士,他吐掉了口中嚼着的草根儿,对着这陵园入口那屋子里坐着的,右臂整个儿从肩膀处齐根儿没了的络腮胡兵士说:“
嘿,你说说,这不年不节的,竟还有人来祭拜一个死了多少年的老医师的?稀奇不稀奇?”
独臂兵士放下手中的茶碗子,透过窗子往李三娘他们离开的方向看了看,摇了摇头后回道:“那俩一看就是见过血的。
倒是被保护的这位属实有些看不出,身上那到底是杀气还是什么?”
陵园兵士的话,李三娘他们自然是听不到的了。
这会子,李三娘正纠结是去西市买上一些吃食,还是直接回长寿坊,就在坊内买些就是了。
想到李家众人都对那西域蜜瓜十分喜欢,李三娘还是觉得那就多花些时间去西市就是了。
等买了三个蜜瓜并一串儿青提子回来的李三娘,刚进医堂的门,就见小伙计李贵儿上前来说:“三娘子,有两个汉子找来了,说是得了三娘子的点子挣了钱的,特地上门来分账的。”
这话一出,李三娘立马就猜到了这必是之前听了她的话,在万寿节期间于长安城里卖起了糖果子的李逵与王贵两人来了。
等李三娘到得正堂,果真就是一脸络腮胡子,长得乌漆嘛黑的一身儿黑肤,瞧着就不像好人的李逵与满脸带笑一脸老好人好说话的老实人善心人的王贵么?
李父与李二兄以及李母都在里头陪着呢,李三娘刚一进去,就听李逵和王贵直接站起身,两声儿“三娘子”,差点儿没把院子里趴在自己窝里的小黄惊醒起来。
还是露珠儿喊了一声“小黄,是客人,不叫。”
小黄才复又趴下身子享受露珠儿爱的摸摸。
第264章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等都好好在正堂坐下了,李三娘就见李逵从怀里掏出个大布袋子来,李逵拿着这个袋子对着李三娘笑了笑说:“都赖三娘子的好点子,让俺们在万寿节的时候没少挣。
这是俺们赚的银子的五成,还望娘子收下。”
李二兄看着这一幕,心下觉得这大汉果然靠谱。
今儿早上李三娘因为要去祭拜郭老医师的缘故,就早早的出了门。
所以,等到李逵和王贵拿着四样礼上门的时候,自是没有见到李三娘的。
这上门就是客,更别说,这还是板板正正的带了四样礼上门的人。
等李父李母李二兄在正堂请了李逵与王贵坐下,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也就知道了,这就是之前李三娘拿回那一筐红果子的来处了。
李二兄说这李逵靠谱的原因,是在李三娘没回来之前,这李逵可没舍得伸手入怀,把那分账银子拿出来的。
这是看见李三娘本人回来了,才拿了出来。
这才是靠谱的。
李二兄他们肯定是不会贪墨给李三娘的分账银子的,但这一不知李三娘要不要收这银子,二是,这事关银钱的事儿,还是当面交接的好。
若是遇到那等起了小心思,家里不是一条心的话,说不得头前李逵拿出银子来,后脚就能被人偷偷藏了起来不给李三娘了。
“我那不过出了个点子而已,不过几句话的事儿,哪里就能要这份儿银子了?
这果子是你们劳累从山里摘的,又是一番摆弄,才能拿出来卖。
这卖的也是你们出力来回跑腾的,我可什么都没做,真不能要这份儿钱。”
李三娘这么一番话,说的是真心实意的,是她心底里的想法。
毕竟,她是真的只是动动嘴而已,什么力都没出的。
李逵听了这些话,还没出口回话,倒是一直笨嘴拙舌的王贵急了眼。
“三娘子哪里能这般说?
俺们要不是得你这点子,就算守着这么老些果子,有那一身子笨力气,那也还是捞不着一个铜板的。
再说了,俺们以后还想继续做这买卖来,三娘子还是收下吧。”
李三娘反应过来了,这一方面是来感谢,另一方面是想买断这法子的?
“这有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