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李三娘这日下值归家的路上,透过车窗看到街面上的各家铺子都挂上了带有节日氛围的彩绸,就是这傍晚照亮的灯笼都要多点上两个。
而等李三娘回了李家后,李家正堂里头坐着的人还真是不少,李三娘光看来人都是妇人就知道这大概是各家上门来恭贺李大嫂喜得麒麟子的。
果然,待得李三娘走进正堂里头同众人见礼后,坐下略略听了一刻钟,众人就是来恭贺李家添丁之喜的。
至于李三娘给李大嫂做了这时代里第一场剖宫产这事儿,除了与李家亲近的人,像是梁老医师、蒋家、吴家之外,其他人自然是不知晓这事儿的。
要不然,怕不是这会子李三娘就得被众人的问题吵吵的听不清话了。
这个点儿已是到了各家吃晚食的时间了,李三娘陪着坐了两刻钟后,众妇人也知情识趣的一一起身告辞了。
李三娘自然是同李母一起送了众人出门,看着众人都离开了,李三娘这才长长的输出一口气来。
“阿娘,怎的这么个点儿上门来了?”
李母带着些无奈的看向李三娘,倒是一旁的吴巧兰接了李三娘这话:“三娘子,她们啊,都是故意这个点儿一起上门来的,就为了能和三娘子你说上几句话。”
李三娘一脸疑惑:“为了和我说话?
啊?为什么啊?”
李三娘自问自答道:“难道是有求于我?
若是求医,倒也是说的过去了。”
几人往院子里头去,一边走李母笑了笑回了李三娘的话:“嗐,倒也不全是为了求医的。
她们各家啊,也都听说了你行医的名声儿,尤其是你在永平坊里头坐堂,不是看了不少多年无子嗣的夫妇么?
再加上你大嫂这又过了多年才生了小六来,如此之下,她们心里多少都有点儿想头了。
虽然不是着急上门找你瞧病,但先混个脸熟,与咱家有些瓜葛,客气着些,将来若是求医到你面前,你还能不管不顾么?”
李三娘听了李母的话,实在觉得有些好笑,遂笑出了声儿来,“哈哈,阿娘,我当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原来竟是如此,难为她们了,还特特等到我下值归家了,很是耽搁自己个儿回家吃晚食呢。
哈哈,阿娘帮我往外散散风儿,只道若是求医,尽管去永平坊里头找我就是了。
实在不必非要混个脸熟的。”
待得回到正堂里头,李三娘就和秋香帮着李母同吴巧兰一起收拾这各家上门送的礼来。
一边收拾,众人一边闲话起来。
“这临近年关,也不知道虎头(李大郎)在外头怎么样了?啥时候能回来?
三娘,待得明儿个咱们去邢家那铺子里头瞧瞧吧?
我想着,这边关的冬日必是比咱们这儿冷的,少不得买些物什托商队送去边关给虎头使唤。
我前儿个还问了,去往边关的商队年前这是最后一次了,若是下次就得等开春了的。”
李三娘自是无有不应的,且她觉得确实是有段时日未曾带露珠儿出门了,这回正好带着露珠儿出门逛逛去。
第632章逛街去
这说是要去逛街,自然就不可能是只说说就完了的。
李母叫来了李二嫂,四人一起坐下盘算着这个冬日里自家还需要添些什么的好。
同时,也得安排好明儿个一起去逛街,家里谁留下照看的事儿。
所以说,这出个门儿是真真不算是容易事儿。
翌日,李三娘是被李母的敲门声儿弄醒的,好不容易有个旬休日,李三娘自然是懒得早起的了。
不过李三娘感觉到怀里的露珠儿已经醒了,因为露珠儿她这会子正在李三娘怀里滚来滚去呢。
露珠儿对于李三娘能带她出去逛街这事儿热情满满,昨儿个临睡前她就和李三娘兴高采烈的说了半天自己出门去要买什么什么吃的了。
因着自从露珠儿过了三岁生日后,李三娘就与露珠儿商议好了,每十日就给露珠儿三个铜板儿,露珠儿可以自己攒着这钱,也可以用来花销。
所以,露珠儿那专门用来装铜板的木匣子眼下拿起来晃晃,可是已经叮铃铛啷的响了,里头啊,是有不少铜板了的。
“阿娘的宝贝,就这么高兴出门去啊?”
“阿娘,阿娘,快起,快起,阿婆在外头催了呢。
高兴,阿娘都好久没带我出去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