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740章(1 / 2)

<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国家机器动了起来,哪里是幕后黑手能撼动的了的?

哭喊声、求饶声、呵斥声打破了诸多高门府邸的宁静。

昔日的钟鸣鼎食之家,顷刻间门庭破碎,男丁被锁链加身,女眷哀泣不绝。

朱雀大街上的刑场,连日来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那浓郁的血腥气,甚至压过了这年节跟前行市上准备的屠猪宰羊的味道,让整个儿朱雀大街乃至皇城周边都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恐惧。

刽子手的刀卷了刃,换了一把又一把。

运载尸体的板车川流不息,地上的血迹冲刷了又很快被新的覆盖,最后凝结成暗红色的冰,只看一眼,就令人触目惊心。

长安城的百姓噤若寒蝉,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哪怕是在家中那议论声都压得极低,唯恐被被旁人听见。

人们既为武帝这雷霆手段感到恐惧,却也在暗中称快——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为了私利竟敢谋害国之栋梁?

他们触怒天颜,合该有此下场!

直到大年三十的除夕夜,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在长安城之中连续响彻数日,那冲天的硫磺气味才勉强将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给压了下去;

但高台上暗红色的血迹所展现出的那份肃杀与威压,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个长安人的心头。

武帝用最暴烈的方式,向天下宣告:皇权不可挑衅,功臣不可辱,帝之鹰犬,触之必死!

而在这场风暴的中心,长安城中有一个地方却是显得格外特殊。

这地方就是在温暖如春、戒备森严的大明宫中的甘露殿内。

李三娘被武帝以最高规格的礼仪,近乎是“请”进了宫中。

名义上,是因杜清晖术后仍需最顶级的医者看护,宫中条件最优越。

实际上,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在这其中,武帝也有保护李三娘的意思。

当然了,这也是武帝对李三娘能力的极致认可;

同时,也是对李三娘本人的绝对恩宠。

这能留宿大明宫的郎官,你就在整个儿朝廷百官之中数吧,一只手那都是能数得过来的。

所以,这当真是武帝对杜清晖和李三娘的宠爱了。

杜清晖被安置在甘露殿的偏殿里,由太医署署正亲自协助李三娘一起照顾。

一切用药、用物皆取于大内库房,无所不用其极。

李三娘便在这大明宫里头住了下来。

她只用心在照顾杜清晖身上,仿佛外界那场腥风血雨都与她无关。

她的全副心神,都沉浸在杜清晖的脉象、伤口愈合情况、汤药调理上了。

她的手法精准,用药胆大心细,往往能于细微处见真章,将杜清晖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都一一的给避免了过去

武帝差不多是每三日都会亲临甘露殿来探视杜清晖。

她每次来,并不会过多打扰,往往只是和杜清晖说上两三句话,再对着李三娘问问情况,聊上一会子,顶多一盏茶的功夫,就走了。

不过今日,武帝却是主动对着李三娘多说了几句话:“明日乃是除夕,本应让李爱卿你归家团圆才是。

只现如今杜将军仍需你费心看顾,就委屈李爱卿今年的团圆夜在宫中同朕那一家子一起过了。”

李三娘自然是低头行礼应是,这在她进宫之前,就已经是知晓的了。

“李爱卿辛苦了。待杜将军痊愈了,朕必有重赏!”

这“重赏”二字,从帝王口中说出,分量何其之重。

但李三娘她只是再次敛衽一礼:“救死扶伤,乃医者本分。

杜将军为国负伤,臣能尽绵薄之力,是臣之幸,不敢居功求赏。”

李三娘心里明白,武帝的厚待,既源于她救了杜清晖,也源于她本身无可替代的价值,更源于武帝想要借此向天下展示对有功之臣的庇护与重赏。

她可以坦然受之,但并未迷失在这天恩浩荡之中,依旧心如止水,专注于自身技艺。

第992章“然,李卿之功,远不止于此。”

今日是年后的第一次大朝会,宣德殿内,文武百官依序而立,气氛庄重而微显沉闷。

然而,许多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的瞟向站在太医署方队那边靠后位置的一位女官——她身着绯色官服,面容虽带风霜之色,眼神却沉静如水。

这正是才刚从大明宫里头归家没有几日的李三娘。

于玉门关上呆了六年,这在李三娘的身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旁人对她的目光,她自然是有所觉的。

不过,她只是微微垂眸,仿佛这大殿内暗流涌动的目光都与她无关似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