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女性文学 > 惊山月 > 惊山月 第17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惊山月 第17节(2 / 2)

薛全虽与韩悟不和,这种时候却不会多嘴。

到了他们这样的身份,轻易不会直接撕破脸。

靖平帝看着用力磕头的臣子,对其没管教好儿子的那点不满悄悄散去。

那韩子恒是韩悟的独子,当爹的哪有不疼儿子的呢。

这二十多年来,韩悟行事还是令他满意的,总不能寒了老臣的心。

“行了。”靖平帝喊了停,语气淡淡,说出的话却让韩悟心中大喜,“那就尽快拿到大夫的证词,给人家小姑娘一个交代。”

薛全听了这话面上没有反应,心中却叹口气。

还是低估了韩悟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不过无妨,他本就没想着凭这点事就把韩悟拉下马,能在陛下心中留下痕迹就够了。

回头薛全把薛寒叫了来。

“韩子恒的案子,我们就不必插手了。”

薛寒沉默了片刻问:“是今上的意思吗?”

“知道还问?”薛全睇了一眼养子,“我怎么觉得你对此案过于用心?”

他养大的孩子他了解,这小子乞儿出身,尝遍冷暖,从来都是不冷不热万事随意的样子。

如今有些反常呢。

薛全存了疑惑,面上不露声色。

薛寒神色淡淡:“孩儿只是觉得可惜了。”

薛全嗤笑:“可惜什么?我和韩悟多年不睦,不在这一时。好了,你去做自己的事吧。记得把你随心所欲的性子收一收,别给我惹事。”

从头到尾,没有提那个失去了养父的少女一个字。

本就是拿来对付韩悟的刀而已,刀如何当然是不重要的。

第21章端午

秋蘅状告韩子恒纵马撞死养父一案还没结,端午就临近了。

端午有浩荡的赛龙舟等活动,年年河边都会挤满百姓,官员们也会有一日假期,享受节日的热闹。

往年永清伯府一家老小少不了凑这场盛宴,今年有所不同。

“我这年岁上来了,精力不济,耐不住在外头待大半日。今年端午,萱儿你们几个就留下陪祖母吧。”

一旁大太太赵氏微微压了压嘴角。

老太太精神头比她还足呢,这是觉得孙女去告官丢脸,不好意思见那些夫人、太太们。

老夫人确实觉得秋蘅此举让她没脸,再就是担心惹来韩家的暗中报复。

小子们都好说,小姑娘随便有个什么很容易吃亏的,不如把孙女们拘在家里避避风头。

“是。”

有秋萱先开口,秋芸、秋芙、秋莹三个妹妹不管心中如何想,都跟着应下来。

老夫人看向没作声的秋蘅。

秋蘅从袖中抽出一张精美雕花请帖:“正要和祖母说,康郡王府的嘉宜县主约了孙女端午一起看赛龙舟。”

“嘉宜县主?”

不只老夫人意外,大太太赵氏与二太太兰氏同样感到意外。

“只请了你一人?”

“帖子上是这样。”

老夫人琢磨了一下,叮嘱道:“到时候多带些丫鬟仆妇,跟你祖父他们一起出门。”

郡王府递来的青枝,自是不能推的。且在这种时候有了嘉宜县主的邀请,好让一些府上瞧瞧,永清伯府没有因为韩家的事受多大影响。

可偏偏最想拘在家里的却拘不住——老夫人一想,心情默默糟糕几分。

出了千松堂,秋芙就发作了:“盼了好久的端午节,结果就我们不能去!”

大太太拍拍女儿的胳膊:“还在外头呢,别耍性子。你六妹行事太冒失,老夫人也是担心出门听些闲言碎语。”

“祖母为何觉得丢脸?六妹为养父讨公道又没做错。”

要是秋蘅做得不对,她才不浪费一包白糖糕呢。

秋芙觉得与母亲说不来,气哼哼走了。

大太太望着女儿背影,拧起眉头:原来芙儿怨的不是六丫头,而是老夫人。

这可真出乎她意料。

端午当日,秋蘅随永清伯等人出了门,留在家里的秋萱姐妹收到了芳洲包的粽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