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8(1 / 1)

娇养了他好几年,够对得起他了!谁家男孩子像他这么大了,还不知道帮家里干活啊?” “以后该下地下地,该捡柴捡柴,生火做饭,伺候鸡鸭,再大点帮忙种地……那么大个小子,养着白吃饭的啊,啥不能干啊?” “我身子重,干活费劲,他不得孝敬孝敬我这个妈?” “等咱儿子长起来,他这个哥哥不得帮忙照看着?小子力气大,也能干,咋也比俩丫头片子顶用吧?” “父亲”半点儿迟疑也没有,一锤定音,“行,那就按你说的这么办吧!” “母亲”瞬间高兴了,安稳地躺在枕头上,弄得枕头哗啦作响,心满意足地长出口气,道,“以后我也享享我儿子的福……” 以后的日子,童天便不大记得清了,好像是“父母”高高兴兴地从县里回来,他就从家里的大屋,搬到了厨房边上的一个满是灰尘,四处透风,却唯独照不到阳光的储藏室里。 “母亲”板着脸道,“你也大了,男孩子要自立,以后不能跟爸妈一块儿睡了,从今往后,就住这里吧!” 然后就是一层接一层的苦。 吃不饱,穿不暖,没有了新衣服新鞋子,每顿饭的鸡蛋,先是到了怀孕的“母亲”碗里,后来又到了“弟弟”的碗里。 每日有干不完的活儿,他稚嫩的手上,也慢慢长出了厚厚的茧子,还有大小不一的裂口,伤痕,甚至冻疮…… 他的日子,比起似乎是家里隐形人一样的两个“姐姐”,还要难过起来。 他没有书读,没有去过幼儿园,直到“弟弟”到了读书的年纪,他才被“特许”去跟弟弟一起读一年级。 童天逃出那个家,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 那年春耕的时候,家里的小霸王耀祖,他的“弟弟”,周末非要和同学去县城电影院看电影。 那时候正农忙,大人们没有时间,“父母”又怕宝贝儿子被人贩子拐走,只说不让去,弟弟便满地打滚开始撒泼。 最后闹到没法,只好叫童天陪着一起去。 看电影那种“奢侈”的事情,童天是没有份的,他只能陪着“弟弟”去县里,然后站在电影院外面,等着弟弟跟他的同学们看完电影,然后回家。 还好那几年,乡里跟县里通车了,他不用再背着沉甸甸胖墩墩的“弟弟”,光着脚走又长又烂的泥巴路。 “一路上小心,他去看电影你也不能乱跑,要是叫你弟弟走丢了,看我不再打折你腿!” 忘了那语气凶悍的话,到底是“父亲”说的,还是“母亲”说的,亦或是两个“姐姐”说的。 也忘了他是如何离开的电影院门口,如何逃离了那个小县城,如何远远地,毫无目的地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 那时候他心底就一个念头,走,走得越远越好,离开那个不是他家的地方! 当他独身一人站在陌生城市街头的时候,回想儿时那点微薄的记忆,却绝望的发现,它们已经消磨在辛苦的劳作里,消磨在苦难的时光里。 他已经不记得爸爸妈妈的名字了,不记得家住在哪里了,也不记得自己的本名是什么了…… 但是他深深的记得一个数字,“一万五”。 “你是我们家一万五买来的!你还不起!你还吃我家饭!你就得给我当牛做马!” 他弟弟还小的时候,就已经趾高气扬地把这话挂在嘴边了。 好像因为陈家付出了一万五,他就欠他们家一辈子。 多可笑。 他想找到他的爸爸妈妈。 作者有话要说: 女性被拐卖,会遭遇更严重的苦难折磨和非人的对待 ---------------- 回来说一嘴,我好像要犯病,不是,好像我已经犯病了 还好我还有许多存稿 v后爆更完,尽量双更嗷 想想17年日一万二的我,真是个青春尚在的猛士 现在我已经是个病骨支离的狒狒了……原谅我…… 第12章 童天一个人跑走,虽只凭心中一股愤勇执念,却也并不如何害怕。 从能接触到外人开始,他就一直在努力地、悄悄地探索着这个世界:出村的路怎么走,出县城要怎么买票,如何倒车,车票是多少,哪个城市最近,哪个城市人口众多,哪个城市的生活习俗,有他微薄记忆里,爸爸妈妈的影子…… 甚至还包括小孩子怎么在外面赚“零花钱”…… 在学校老师办公室里,有一张大大的全国地图,童天每次有机会去,都会努力背下很多城市的名字。 他们夺走了他的名字和身份,却夺不走他的聪明坚韧。 他逃出那个小县城后,便按照自己的记忆,躲躲藏藏,想方设法,一路往省城去,往更大的都市去,往更远的地方去。 幸运的是,他没有遭遇第二回 磨难,平安地足足在火车上沿着路线走了十多天,到了一个名为“滨海”的海边小城后,才被好心人发现。 人们询问他的名字来历,惊诧他这么小的孩子竟然孤身在外,因为他常年吃不饱,还要干很繁重的活儿,哪怕十四五岁了,个子也不高,人瘦瘦小小的,甚至比他高高壮壮的“弟弟”还要瘦小,因此大家只以为他才十来岁。 他认真地、努力地,用自己私下学来的普通话生硬地道,“我不知道我家在哪儿,我被乡里伯伯带到这儿,他说让我等一会儿,我等了两天,也没等到人……” 好心的人们发出怜悯的叹息,窃窃私语,“是不是有什么毛病,才领到这儿不要了?” “唉,别叫孩子听见,等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来了,叫他们带着去检查一下……” “这么小的孩子,真是造孽!” 童天捏着破烂的衣角,按捺住欺骗了别人的羞愧和与撒谎一并而来的羞窘,忐忑不安地等待自己的命运。 后来福利院的阿姨来了,温柔的问他的名字,年纪,生日,家乡住址……他不愿意提那个什么“光宗”,更不想提那一家人恶心的姓氏,就给自己编了一个名字。 童天。 但是旁的,他一概以,“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了”做为回答。 只要他不提,没人知道他从哪里跑出来的。 那一家人没给童天办过身份证,在四岁以后,也没给他照过照片,童天出来进去也总是低着头,蓬松不修剪的头发厚厚地遮挡了他的眉眼。 那个他生活了十几年的小村里,没有人具体能讲出他的相貌,就连他的“父母家人”也不能。 因此他远远地逃离之后,完全不担忧会有人把他认出来,继而揪回那个家去继续给那一家人当牛做马,偿还那一万五千块钱。 他不想被送回去,只能不记得,只能不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