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
“郎君可要猜字谜,一文钱猜两个,猜中十六个送花灯一盏。”
薛白拿出一大串钱,笑道:“我猜不中,可否把这些卖我,我学一学。”
摊贩大喜,生怕这小郎子反悔,连忙递过那有了答案的字谜纸,接了钱。
薛白接过一看,首先看到了一列与他水平差不多的字迹,写着“是非只为多开口”,目光往下一看,却是个楷书的“匪”字。
虽只是个匪字,却骨力遒劲,气概凛然。
每一张都大概看了一眼,再转头,只见颜真卿又在下一个摊子前猜谜了,薛白再次跟了过去。
……
一盏花灯递到颜真卿面前,他手里却已有四盏,不太好拿。
于是他转过身,开口道:“少年郎,你跟着老夫何事?”
正在翻看手中纸条的少年转过身来,上前执礼,道:“颜少府上元安康,晚辈是喜欢颜少府的字,故而……”
“拿着。”
薛白话音未落,两盏花灯已递到他面前,颜真卿笑道:“帮老夫拿着,空了到长安县衙来,给你一份字帖。”
“多谢颜少府。”
薛白才接过花灯,八枚钱币又被递了过来。
颜真卿道:“再替老夫猜个花灯可好?”
“好。”
薛白当即去寻了个字谜摊子,先是花了八文,却是错猜了两个,只好再花了一文。
颜真卿手里又添了个花灯,过来一看,才意识到原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全猜中的,于是又递了一文钱过去。
薛白笑笑,也不拘泥,直接收下。
此时一名美妇恰好转过身来,见了颜真卿,忙上前替他接过手里的物件,抿嘴一笑道:“郎君你中计了,三娘是从这里开始猜的,这边的花灯全被她拿走了。”
“好吧,愿赌服输。”
颜真卿抚须朗笑,颇为开怀。
他从薛白手中接过花灯,道:“莫忘了来找老夫要字帖。”
薛白见他带了家眷,不便多打扰,行礼告辞。
再看了看手中那许多颜真卿的真迹,他便觉得上元灯会收获满满。
暂离了那些权术之争,大唐盛世的繁华才算是真正映入他的眼帘。
第72章 亲近
许多人都曾早作打算,上元节三日都要彻夜游玩,结果到头来还是困得提前回了家。
杜宅,眼看主家回来,门房连忙迎上。
“阿郎回来了,还未到子时吧?”
“子时之后上元节已过,再逛亦无了趣味。”杜有邻忍着哈欠,吩咐道:“端几样小菜来,我与薛小郎喝两杯。”
三人在夜市买了些酒、桂花饮,以及一些小食,在后院花园坐下,对着那圆圆的月亮。
卢丰娘也是上桌的,开口又是絮叨那些事。
“薛白,你与五郎都到了成婚的年岁,世家子弟成婚晚了要教人笑话的,你们成了婚再去科举,否则让人榜下捉婿了……”
“妇人之见。”杜有邻不耐烦地打断了她,“你若让他们早早成了婚,岂还有心思在学业上?”
也就是这件事,卢丰娘坚定地反驳了她的夫婿,道:“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趁早成了婚,一两年心就定了,才好准备科举。”
杜有邻淡淡道:“不必一两年,他们明年皆可中榜。”
“真的?一场就能中?!”卢丰娘惊讶道,“十六七岁的进士,我大唐还未有过吧?有吗?郎君。”
“都安排妥了。”杜有邻也不知有无,云淡风轻摆了摆手,“若非如此,我岂能容五郎近来这般放肆?”
薛白笑了笑,心道杜有邻平时真是什么都不与妻子说。
眼下是他最需要结关系网之时,婚事自是一个重要手段,有姻亲互相帮助方好度过这最艰难之时。但恰因如此,更要慎重……
卢丰娘还在喜笑颜开,杜家姐弟也从丰味楼回来了。
今夜良辰美景,一家人难得坐在一起小酌。
“这官可真是不好当。”杜五郎道:“就说今日这王郎中,白日里应酬,入夜了宴请。到了子时,还得赶到兴庆宫御宴,陪陛下洒金钱。”
薛白听了,有句话在脑子里,没说出来。
——李隆基只要把处理国政的时间省出来睡觉,再拉着准备休息的官员们玩乐,就能让众人觉得他还没老。
反正这位圣人绝顶聪明,百官以为他半个夜晚就办了桩谋逆案,实则他半个时辰都没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