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便看向颜杲卿。
颜杲卿摇头道:“老夫不过是在河北营田,不值得安大府送如此厚礼,他当是为薛郎来的。”
韦芸忧心不已,道:“送回去吧?”
薛白端起一根老参闻了闻,再想到在右相府的情形,愈发意识到安禄山的手段厉害,不由心中一凛。
之后,他笑了笑道:“师娘收了吧,不妨。”
眼下若不收,安禄山反而要奇怪他为何如此警惕,没必要再与之正面交锋,保住王忠嗣才是正途。
***
右相府。
安禄山犹乐呵呵地坐在宴厅饮酒,仿佛今日李林甫宴请的是他一般。
“胡儿这趟进京,可是要与右相除掉裴宽、王忠嗣的,如今右相可不要被舅舅给哄住了。”
“急什么?”
李林甫在安禄山面前也放松了许多,不像与薛白交谈时那么警惕,往后一倚,自有几个侍婢上前,用柔软的身躯为他作靠背。
“且答应他们又何妨,西北的战报你可看了?王忠嗣分明能攻下石堡城,犹瞻前顾后,实则暗存窥测局势之心。”
安禄山嘿嘿大笑,嘲道:“他的战报,胡儿可看不下去。”
“不,你得看,看看此战立功的都是何人,及其灭小勃律国一战立功的又是何人。”
“胡儿太笨了,可不懂右相在说什么。”
“在此事上,薛白亦不聪明,至今只知笼络王忠嗣,太死板了啊。”李林甫眼中精光闪动,捻须道:“却不知老夫只须轻轻一封奏章,即可改变边镇局势,还能将你这胡儿再往上推一推。”
“哦?!”
安禄山不知他准备上什么厉害奏章,闻此一言,扭动着肥胖的身子,耍宝道:“胡儿可太重了,右相若能推得动,那一定是神仙。”
李林甫真被他逗笑了,回想自己那个顺了圣意的极妙办法,难免得意。
仿佛他真的是只吹了一口仙气,就把天下的边镇全握在手里了。
第152章 馊主意
太子别院。
李亨负手踱步,眼中忧虑重重,好不容易见张汀回来,连忙问道:“丈人可邀到薛白了?”
“没有。”张汀亦有些恼意,“我阿爷乃圣人表亲,薛白竟连他的面子也不给。”
“唉。”
“殿下何必如此紧张?卢杞被贬了正好,没人找出那些死士,眼下这一劫至少已过去了。”
“你懂什么?”李亨无意识地叱了一句,“引而未发,比当场揭穿还要可怕,两个死士在薛白手中,裴冕亦死于其手,愈晚事发,其祸愈烈。”
张汀瞥了一眼躬身在一旁的李静忠,悠悠道:“不如杀了他算了。”
“当初没杀成,眼下还如何杀,万一引得不可收拾。”李亨紧紧握拳,忍住了心中的怒意,方才道:“唯有不惜代价也要拉拢他。”
张汀不怎么喜欢李亨那许多儿女,问道:“为何圣人不肯让三娘下嫁薛白?也许是三娘没说她想嫁。”
“不,圣人是疑我,他就是认为我与义兄暗藏死士于长安,想再次打压我,自是不容我拉拢杨党。”李亨道:“要洗脱我与义兄的嫌疑,栽赃杂胡本是好办法,但杂胡圣眷太隆,只好退一步,以皇甫惟明结案,可此事又须有薛白相助,成了死结啊。”
这就是没有圣眷的结果。
杂胡、薛打牌、索斗鸡遇到更难的局面,或万事不做,或献宝,或认错,就能轻易过关,只有他这个太子不行,是真的一点圣眷都没有。
这边还在叹气,已有宫人匆匆赶来。
“圣人口谕,召太子兴庆宫觐见。”
李亨一听脸色就难看下来。
他太了解自己这个父皇了,想要见他,那就绝对不是好事。
果然。
到了兴庆宫,只见陪在李隆基身边的就没有一个忠正能臣,只有李林甫、安禄山。
“儿臣见……”
“免了吧。”李隆基已摆了摆手,淡淡道:“虚礼就不必行了。”
这些年,他只对李亨如此,认为这儿子嘴上的问安都是虚假的。
李亨只好起身,老实侍立在一旁。
只见今日勤政务本楼中难得没有歌舞,也许是杂胡述职时作些丑态,就能逗得这昏君开怀大笑吧。
此时若对比这一对父子,会发现他们从外表来看,仿佛年岁相差不大。
李隆基虽年老,看起来却精神奕奕,神采飞扬;李亨却比实际年纪看着衰老很多,透着一股垂垂老矣之气。
这个太子,长得就是一副很着急想要继位的样子。
只是看了儿子一眼,李隆基心情已略有不快,道:“继续谈,裴冕的案子说到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