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 满唐华彩 > 满唐华彩 第1028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满唐华彩 第1028节(1 / 2)

薛白又问道:“你看我麾下,哪个完全忠于我的大将有本事能打败郭子仪啊?”

“范阳降将。”严庄道:“田承嗣、张忠志等人忠心于雍王,必愿助雍王夺取大位。”

薛白目光看去,能看到严庄眼神十分热切,恨不得他立即起兵造反,想必当初劝安禄山时也是如此。

可薛白不是安禄山,他有自己的考量,不会因为几句怂恿就乱了自己的节奏。

如今他看似威望甚高,可实际上许多部将都是为了匡扶大唐才追随他,此时起兵就是自毁根基。且根本没有必要他相信要不了几年就会有更好的机会。

“你知道我与安禄山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

严庄一愣,答道:“雍王英姿天授,神武非凡,绝非安禄山之辈可比。”

薛白道:“他是反贼,我却对朝廷赤胆忠心,又岂能效仿他起兵造反?”

严庄才不信呢,他一眼就看出薛白这套冠冕堂皇的说辞是用来迷惑世人的,背后必然还有更厉害的手段。

只是他暂时还没猜透而已。

可等到了次日,薛白竟真的给朝廷上表,领旨谢恩,表态愿意卸下兵权,返回长安,只是范阳军屯才刚刚开始,他不忍半途而废使士卒们无粮草可食,需等一两月方能启程。

等这封奏折慢慢悠悠地送到了长安,李琮看罢,大喜。

他那颗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了,回想着自己的夺权之路,觉得自己真是手段高超。

回顾种种,自从改了岁首,就如时来运转一般,许多事都顺利了起来。就连他都在认为,也许真的是天授人时。

也许那夜真的有彗星现于东方,预示着他要成为功垂千古的明君。

***

过了年节,杨序就从长安启程返回江陵。

他虽然没带回李隆基的秘旨,但收获也是不小,在朝中联络了一批官员。

这批官员或是既看出了薛白的野心,不愿附逆,又没能得到李琮的重用,或是看出了李琮的无能,对李隆基抱有期望,对永王李璘颇有好感。

他们的意图是,永王能够增加太上皇的权威,使太上皇能够纠正圣人在国事上犯的错误,比如重用宦员。

但李璘听了杨序的描述,却认为这些官员是想要拥立他当皇帝,顿时信心大增。

“你说,我若如今起兵清君侧胜算如何?”

杨序一惊,道:“是否太急了一些。”

没想到,李璘竟是道了一句让他石破天惊的话。

“薛白已与我约定,举兵共驱长安,先入关中者为帝。我打算先发制人,你以为如何?”

“这……”

杨序更加吃惊了,问道:“他为何会与永王做此约定?”

“早在我赴任之际,他就派人来联络我了。”李璘道:“倒是怪了,我此前不显山露水,他是如何知晓我心怀壮志的?”

“永王有帝王之气,想是被他看出来了。”杨序道:“若他要起兵,永王待他举事之后,以讨伐之名率军北上,岂不更妥当?”

“让他进了关中,我还如何攻取?”

李璘早有腹案,根本不听谏言,霸气十足地道:“自当趁他们两虎相争之际,先夺皇位!”

第537章 盛世再现

隆冬大雪封路,北方的万里山河都成了一片雪原。

寒风凛冽,能刮破人的脸。

封常清却还是赶到了范阳,他带了数十骁骑,赶到范阳城门处时,盔甲上已结了厚厚的冰。

他抬头环视了一眼范阳城的守备,眼神中闪过警惕之色。

城门中,薛白迎了出来,带了寥寥几个随从,也未披甲,披了一件大氅,显得随意而从容。

此番封常清过来,乃因薛白致信说打算卸职回京,请他来交代一些离开之后的事务。

但他麾下将领却提醒他此番到范阳恐会落入陷阱,认为雍王回京则死,必会举兵叛乱,故而设下鸿门宴。

封常清深以为然,遂点齐了最精锐的数十心腹,在心里做好了为朝廷平叛的准备。

此时一到范阳,薛白果然热情相待,命人呈上在城门边煮着的姜汤。

“这般天气让你远来,实在辛苦了,快驱驱寒。”

“都是为朝廷办事,为人臣子应该的。”

封常清接过那热乎乎的碗,却没立即饮下,而是捧着它捂热冰凉双手。

薛白似乎没注意到这点小细节,继续吩咐人们把姜汤分给封常清带来的兵士。

“给我也来一碗。”末了,他伸手讨要了一碗,咕噜噜地灌。

封常清见状,心中苦笑,暗忖自己太过紧绷了。即使薛白要对他下毒,这小小一碗姜汤又能有多少量?

他遂仰头一饮,一碗汤水下肚,肚子里当即升起一股暖意,驱散了寒意,仿佛浑身的毛囊都舒展开。

“若是有酒就更好了。”他心里这般想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