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有一个书报摊,还有一个小吃摊,江瑛走过去,压低了嗓子要了两根油条,一碗馄饨,坐在那里慢慢吃,边吃边看向孤儿院的大门。
小吃摊和书报摊人流量大,一般是各种信息的交换地,江瑛边吃边听其他人说话,只要和孤儿院有关的信息,她都竖起耳朵仔细听。
人们七嘴八舌说出的话,都进入了她的耳朵。
“周院长真是个好人啊,听说这个月又到下面的村镇去找孤儿了,周院长说,孩子们失去了父母,没有家,孤儿院以后就是他们的家。”
有人有点不屑的说道,“你知道什么,听说,每收留一个孤儿,县里都给不少补助,还有那些工厂公司,也会给孤儿院捐款,姓周的哪有你说的那么好,这人我一看就不喜欢。”
“为什么不喜欢?周院长人长得干净,说话和善,就没见他发过脾气,听说他可喜欢孩子了,当初本来可以到政府部门任职,他没去,自己要求来的孤儿院。”
“没有为什么,就是不
喜欢,我感觉这人挺阴险,没有你说的那么好。”
又有另一个人加入,低声说,“哎,你们知道为什么总有大老板给孤儿院捐款吗?”
“为什么?”
“听说周院长和这些老板关系特别好,经常一起吃饭,一起聚在一起喝茶,”
“你们想想,人家是大老板,天天日理万机的,谁有空和你一个孤儿院院长混在一起?这做生意的,都是无利不起早,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要没好吃,能天天和姓周的混在一起吗?”
“好处?能有什么好处?孤儿院又没什么钱,除了一堆没人要的孩子,还能有什么?”
“有什么?就是孩子啊!孩子就是最大的财富。”
“一堆小孩子,能干什么。。。”
说着说着,几个人沉默了,细思极恐,不敢说了。
一会儿,有人接话茬了,“这孤儿院虽然孩子多,但是领养的人也多,经常有孩子被领养走,有的孩子过阵子就又回来了,有的就没回来。”
江瑛正听着呢,有人说,“别说了,别说了,周院长来了,天天来的都这么早,比我上班还早,不知道哪来的这么大劲头儿。”
江瑛忙抬头看去,只见一个个头挺高,戴着眼镜,长得白白净净的人,走了过来,上身穿一件浅褐色的夹克,下身穿一件黑色的裤子,整个人看上去书卷气十足,他不急不缓,进到孤儿院里面,大门打开又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