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有话说:我家大黄比一般的田园犬体型要大,它小时候就是那一窝里最胖的,比它的兄弟姐妹胖一大圈,肥嘟嘟,虎头虎脑,就是不知道为啥长大了会是这个傻样[白眼]
第72章
洗漱出来,看到她坐在桌边摆弄东西,李华殊走过去,随手拿起一个圆不溜秋的类似某种果实的物体,好奇的左看右看,又捏了捏,有点硬,指甲一刮还能刮下不少皮,露出里面黄白的肉。
“这是什么?”
赢嫽从她手里将东西拿回来抛了抛。
“这个叫红薯,一种可以吃的粮食,之前我派人出去找粮种,你忘了?这就是找回来的红薯,已经让人试种了,前几天刚收获,就算受限于各种条件,一亩地也能种出来一千多斤,这都算少的了,要是能精选出更好的红薯种,亩产达到三四千斤都不成问题。”
晋国地处西北,农作物多以麦、豆、粟、黍、麻为主,遇上灾年,收成不好,老百姓就没东西吃,日子很苦,而且就算不受灾,没有经过培育的粮种亩产都很低,田户辛苦一年,到头来还是填不饱肚子。
她就想派人到远一点的地方找找,红薯、土豆、玉米、南瓜、冬瓜什么的,凡是能吃的、好种的都带回来。
幸好这个时代商路还算发达,往西有古道,往南有水路,她派出去的人都有所收获,带回来了红薯、土豆、南瓜这三样种子。
开春那阵她就让农官将红薯和南瓜催芽,红薯种在了开垦出来的沙土地,南瓜则种在麦田旁边的壤土里。
都不占用种植谷物的田地,平时多施肥,它们自己就能长的很好,南瓜一直收了好几茬儿,入秋之后是最后一茬儿了。
农官说红薯的产量最高,一挖就是一大窝。
南瓜也不错,长的是奇形怪状,圆的扁的长的都有,个头很大,蒸煮煎炒都可。
还能蒸熟打碎成泥跟面粉一起做各种各样的面点,现在内城的铺子就在卖这种南瓜做出来的馒头,不用放糖就有甜味,颇受欢迎。
南瓜李华殊之前吃过了,味道确实不错,做成辅食小奴也喜欢吃。
红薯是前几天才收上来的,她还没有吃过。
“要怎么吃?”
赢嫽拽她坐下,“吃法很多,蒸煮煎炸烤都可以,还可以做成红薯粉,我已经叫人拿了一筐去厨房,让厨子炸了红薯果子,一会你尝尝,要爱吃咱们就在后花园弄一块地单独种,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回头我给你做酸辣粉,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种田基因。
李华殊被她说的有点馋,又拿起另一个土黄色的‘果实’,问:“那这个呢,也是红薯?”
“哦,这个不是,这是土豆。”
土豆的产量就不如红薯,个头也不大,只有鸡蛋大小,有的甚至跟山药豆差不多,她已经吩咐农官找找原因,以后选种的时候也尽量挑个头大的,对土壤、肥料、水量的要求也要记录下来当参考,务必想办法让土豆的产量提高上去。
李华殊耐心听完她介绍了红薯、南瓜和土豆,听到亩产最高能达到多少时,她眼睛也发亮,神色十分激动,若以后能大面积种植,百姓就不用饿肚子了。
“你……”
激动过后,李华殊垂眸看她,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无法说出口,赢嫽为晋国、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可她从未要求过回报,甚至没想过将赚来的钱留下,连鲜虞国君的那个宝藏都归进国库。
唯一的私心就是将那件金丝软甲给了她,要她穿着防身,可自己却什么都没有。
“嗯?”赢嫽耐心等她说。
李华殊却一头扎进她怀里,双手紧紧抱着她,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此刻的心情。
“怎么了这是?”赢嫽疑惑,将她的头抬起来,“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了?”
在她到试验场之前李华殊就淋了雨,外衣都是湿的,只是当时士兵们都在,她不好直接说,显得她处处管着李华殊,让人觉得李华殊在她面前很卑微似的。
别人才不管她心里怎么想,也不认为她那是关心李华殊,成见是个很主观的东西。
李华殊摇头,“没有。”
“那是怎么了?嗯?谁欺负你了?还是因为你堂哥的事?”
那个季夫人也不知道谁给想的主意,既然派人到国君府想见李华殊。
国君府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进的,李家堂哥的事卢儿知情,更清楚季夫人是个拎不清的,当即就将人打发走,又来回禀她。
李华殊是后来才知道的。
李堂哥的事朱雀台那边已经处理完了,他没胆量跟狐氏勾结,狐氏女确实是在逃亡的途中被歹人掳走再发卖了的,认出他是李氏子才动了别的心思。
幸好芈夫人发现得早,李堂哥未曾陷得太深,在朱雀台关了几天就给放回去了。
“哪个不知道你如今宠着我,谁还敢欺负我。”李华殊好笑,沉重的心情一下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