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笔阁 > 女性文学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 第290章 不思进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

设置X

第290章 不思进取(1 / 2)

诸葛乔一听张昭故意用了“使者”这种疏远的称呼,便知来者不善。

其实要反驳这个质疑本身不难。

关键是由此透露出江东君臣的态度。

吴人,是不是还想继续作壁上观?

这时董恢见诸葛乔失声,误以为他被问哑了口,于是低声急道:

“校尉可速驳之曰:霍绍先曾追随卫将军大破南蛮,非不知兵也。且卫将军造纸书供应东宫增广见闻,与今上虽无师徒之名,却有传道之实,岂谓东宫无知兵宿将耶?”

诸葛乔腹中本就有类似的话术。

而此时听到董恢之言,反而有了新的感悟。

于是含笑朝他点点头,回头不紧不慢对张昭道:

“乔昔年在江东,曾闻先吴王每次外出田猎,常常乘马射虎,有一回竟被猛虎前扑到马鞍上,险些丧命。”

“那时张公犯颜直谏曰:夫为人君者,驾御英雄,驱使群贤,方为正途所在。怎能在原野跟野兽好勇斗狠?”

“万一有所闪失,只会被天下人耻笑。”

见张昭脸色幡然一变,诸葛乔笑意更是从容:

“今天子虽少,但幸赖先帝遗泽,群臣无不深追先帝之特遇,欲报之于今上。”

“于是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

“如卫将军麋师善者,更是一边侍奉患病的父母,一边又被司空公驱出家门为陛下解惑答疑,以全忠孝之道。”

“由此观之,所谓跋扈大将之说,乃小人谗言也,不值一哂。”

“你说谁是小人!”张昭拍案而起,须发怒张。

仿佛一头发狂的公牛。

但除了董恢下意识皱了皱眉外,就连在场年纪最小的孙登都已经习以为常。

张昭自讨没趣,又回头狠狠瞪了一眼诸葛瑾,哼哼道:

“你生出来的好儿子!”

诸葛瑾只能揖手赔罪。

儿子有出息,他当然是开心的。

就是不好在这个场合表现出来罢了。

同时心中暗忖:

弟弟诸葛亮那般忙碌,根本没时间教导儿子的。

这些年诸葛乔一直在麋威门下任吏。

双方既有主臣名分,又有师徒之实。

诸葛乔能成长到今日的模样,可见这位大汉卫将军是有些为师为长的能耐的。

若当今汉帝果真与他有半师之实,那委实未来可期。

这么一想,将来季汉一统中原,江东失去利用的价值,孙氏公族何以保存王号,保存宗庙?

要下注,就得趁早。

诸葛瑾计较妥当,便要打铁趁热,向吴王进言。

哪知尚未开口,已被陆逊一把压住。

“将军?”

陆逊暗暗摇头,又以眼神示意坐在上首的左右二相。

诸葛瑾这才猛然醒悟。

不管右相孙邵,还是左相顾雍,都是知礼而识趣之人。

刚刚故意放纵张昭口出咄咄之言,私下怎会没有默契?

而果然,冷场片刻之后,一直沉默的左相顾雍忽然作声:

“伯松有所不知。”

“这两年山越蛮夷多有反复,我国疲于讨贼,仓廪常年储不过半。”

“更别说前度交州刺史吕岱吕定公来信,说士燮病危,其子士徽私怀逆计,来年必要叛乱。”

“苟如此,我国来年恐难出兵渡江,策应上国伐魏!”

“还望泊松回去以后,向汉帝与诸葛丞相好好解释此事,莫要使两家有所误会啊!”

闻得此言,诸葛乔下意识看了看“伯父”诸葛瑾。

却见后者正与陆逊四目相对,都有些神情郁郁。

于是了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